基于三维透射磁场数据的非介入式SiC MOSFET功率模块键合线健康监测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xsnjz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 Oxide Semico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是电力电子系统中最常用的开关器件之一,作为核心器件,其故障可能导致系统运行的中断,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近年来,以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 C)为代表的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的出现,使得器件性能出现了大大的提高,但同时在可靠性问题上又带来了新的挑战。健康监测技术能准确反映变流器运行过程中功率器件的健康状态,是有效解决其可靠性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Si C MOSFET功率模块键合线失效为研究内容,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透射磁场数据的非介入式Si C MOSFET键合线健康监测研究方法。理论上分析了键合线断裂等健康问题出现后,其周围透射磁场发生的变化,并且建立了磁场检测的实验平台,在实验中捕捉到Si C MOSFET模块运行中,键合线发生故障以后其周围透射磁场发生的变化,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首先介绍了Si C MOSFET模块的物理特性与失效模式,并分析了键合线故障对Si C MOSFET模块内部导流机制的影响,总结了键合线损伤机理及其演化规律,介绍了键合电阻影响键合电流的重构最终导致键合线完全脱落的正反馈过程,阐述了失效过程中键合电流重新分布导致键合线周围透射磁场变化的基本原理,并且在接下来的理论和仿真分析中,详细的阐明了键合线老化过程中周围透射磁场的变化过程。为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搭建了能够检测功率模块周围透射磁场的监测实验平台进行实验论证,完成了键合线失效正反馈过程中包括键合线开裂到键合线断裂到键合线完全脱落的基本全部老化过程中磁场数据的实验提取,并以此数据建立了键合线上方透射磁场的三维曲面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基于模块透射磁场数据模型建立的键合线上方磁场三维曲面并根据三维曲面的变化来判断Si C MOSFET功率模块键合线的健康状态,从而实现非介入式健康监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此研究在磁场的角度上提出了一种非介入式的新的功率模块的健康状态监测研究方法,解决了传统研究方法中隔离性、实时性上的一些问题,这为未来功率器件可靠性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
其他文献
论文面向植物光控发育、光生物调节(Photobiomodulation,PBM)治疗以及视力健康应用,研究了Cr3+激活(Y0.75Gd0.25)3(Ga0.75Sc0.25)5O12荧光材料、β-Ga2O3荧光材料的合成、发光性能,封装了远红光LED荧光器件,并开展了初步的应用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Y,Gd)3(Ga,Sc)5O12:Cr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进行了深入的优化
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因其高的量子产率、高缺陷容忍度、宽光谱可调以及高的色纯度等优异的性质在光电器件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与此同时,钙钛矿本身的高离子属性导致其稳定性较差,特别的是符合Rec.2020标准的630 nm-650 nm红光波段的无机钙钛矿量子点通常由混合卤素组成,这还会带来相分离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文以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CsPbX3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离子掺杂和有机包覆的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电致发光器件已应用于透明显示、柔性显示领域,QLED把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技术特性为获取有效光发射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未来在紫外杀菌、工业固化等领域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为了克服现有量子点材料中重金属污染和毒性的问题,论文以g-C3N4为主体材料,通过结构改性分别获得两种不同紫外量子点,并进一步就量子点荧光机理及其在显示器件中的应用展开研究。论文的内容及成果如下:(1)利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日益增多的心血管疾病也在不断地向人类发出威胁。心肌梗死以及其他心肌细胞损伤的出现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常可导致心律失常、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而当人体的心肌细胞受损时,一些特定的心肌标志物将会释放出并进入血液循环。可以通过检测这些游离的心机标志物来诊断患者目前的心肌损伤情况和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因此,对心肌标志物的微量快速检测已具有广大的诊断检测需
高压直流输电具有传输容量大、效率高和低损耗等优点,在跨区域长距离输电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复杂,重启耗时长,所以在交流电网电压跌落导致直流母线电压波动时,需要系统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目前研究中较少关注整流侧电网电压跌落时,因整流侧换流站无法向直流侧输送足够功率,导致直流电压跌落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具有直流母线电压支撑控制能力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在整流侧电网电压跌落造
近年来,量子等离子体在微型半导体器件、天体物理系统、高强度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和湍流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针对量子等离子体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当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粒子的平均间距大致相同时,就需要考虑粒子的量子效应,量子效应对波在量子等离子体中的传播发挥着重要影响。量子效应主要包括量子衍射效应(玻姆势)、费米统计压、电子自旋效应、相对论效应和电子交换关联效应等。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分析和讨论量子
随着半导体工业的发展以及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日益成熟,半导体器件越来越多样化。其中,硅晶片的应用十分广泛,而表面形貌作为其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检测要求也日趋严格。本文针对硅晶片及其相关的半导体器件的检测需求,提出了基于扫描干涉的红外大视场表面形貌测量方法,在单次测量中可快速获得待测物体大范围的表面形貌特征,为工业生产检测提供更有效精确的手段。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比不同三维形貌重构算法的特点
基于绝缘体上硅的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器件(SOI-LDMOS)具有自隔离效果好、可靠性高、消除衬底辅助耗尽效应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智能功率集成电路和高压功率集成电路等相关领域,由于其典型应用环境往往为高压、高电流和高速能量切换的复杂环境,因此,对器件的性能、热管理及其可靠性要求较高。器件的击穿电压和导通电阻是衡量LDMOS器件性能好坏的两个主要参数,在高压大功率集成电路中,期望提高器件的
电磁流量计由于其测量管内无阻挡物及活动部件,被广泛应用于水流量和固液两相流的测量。励磁方式和信号处理方法决定了电磁流量计的测量精度,现有的信号处理方法因滤波器带宽限制、计算量大等因素,存在适用性有限、动态响应速度慢的问题。为此,本文根据电磁流量计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时域特征,提出一种易于实现、适用性强、测量精度高、动态响应速度快的信号处理方法。根据恒流量解调序列的时域特征,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恒流
深紫外(DUV)光电存储器在军事探测、环境监测、医疗分析等军事、民用、商用领域应用广泛,场效应晶体管型光电器件不但具有良好的光响应度,同时还具有信号放大功能,在DUV光电存储器领域有很强的应用潜力。目前对DUV光信号的检测大多基于超宽带隙的无机半导体,但是无机半导体的材料选择范围少、本征刚性、制备过程复杂等缺点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有机半导体由于具有材料选择范围大、可溶液处理、成本低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