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曲家塞缪尔·巴伯钢琴作品创作技法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x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美国作曲家塞缪尔·巴伯出版的全部钢琴独奏作品包括《旅途》Op.20(1944)、《钢琴奏鸣曲》Op.26(1949)、《纪念小品》Op.28(1952)、《夜曲——献给约翰·菲尔德》Op.33(1957)和《叙事曲》Op.46(1977)五部作品。它们属于塞缪尔·巴伯中后期作品,其中《旅途》和《纪念小品》为组曲体裁,《钢琴奏鸣曲》为奏鸣套曲体裁,《夜曲——献给约翰·菲尔德》和《叙事曲》是单乐章作品。从1944年至1977年,五部钢琴作品的创作跨越了整整34年,基本展现出巴伯创作成熟期的风格和技法特征。 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通过对巴伯创作生平及不同时期主要代表作品的介绍,力图说明巴伯在风云变换的当代音乐发展中独树一帜的地位,特别是钢琴作品与其全部音乐创作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独特价值;第二章从作曲技术角度对五部钢琴作品逐一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从个例的解剖与研究中挖掘出作曲家创作风格的共性特质;第三章分别从音乐呈示与衍展的内核——主题;音乐结构逻辑的组织形态——和声;音乐多层流动的拓展形式——对位技术;作品整体结构的逻辑框架——曲式结构;以及巴伯音乐语言陈述结构的典型表现——模进结构等五个方面,就创作的几大要素:主题、和声、对位、调式调性、织体、曲式结构等做了更深入的提炼与升华;第四章在二、三两章研究的基础之上,将巴伯的创作风格放在20世纪世界音乐风格潮流发展的大背景之中进行对比与参照,对巴伯创作技法与风格做出结论性的评价。 在“遗忘音乐”~1一统天下的二十世纪中期,被称为“保守型”的塞缪尔·巴伯的“记忆音乐”~2却成为七十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先知”,他的作品重新成为研究二十世纪中后期音乐风格以及启迪今后音乐创作的范例之一,他的“唯美”风格在音乐探索的道路上已经成为一个承上启下的枢纽点。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析我军后方仓库物资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现代物流的理论和有关技术应用到我军后方仓库物资管理中,研究、设计了面向我军后方仓库的军用物资物流管理系统,提出了后方
为研究压力负荷增加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改变及鹿角方的影响.36只大鼠建立腹主动脉狭窄所致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肌肥厚模型,随机分为3组,假
桩承式加筋路堤由路堤填土、刚性桩、路基和加筋体四部分组成,它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小、工期短等优点,近些年在高速公路和铁路软基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桩承式加筋路堤中,
私营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成分,近几年在我国以引人注目的速度快速发展。然而,它的发展也引起人们认识上的种种困惑和误解,突出表现在对私营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面临的机遇、
目的:观察清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并从理论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系统探讨清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
本文以《电磁感应》专题教学为例,谈如何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精细化教学、复习过程构建物理模型、学生自我评价再学习四个过程组织物理专题教学,并介绍物理专题教学实践过程
作为中国的邻邦,韩国与中国的交流源远流长,而且其内容是全方位的。本文的研究对象,即“韩国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就是现代中国和韩国文化交流的产物。比较文学形象学(Imagolo
竟陵派是明末诗学流派之一,其得力主将是钟惺、谭元春。尽管后人历来对竟陵派毁大于誉,但它的诗学理论确实独树一帜。本文从竟陵派基本诗学理论出发,参照当时的诗学背景,与“七子
学习记忆是大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高级神经功能之一,它的生物学基础称之为记忆痕迹。记忆痕迹在大脑内的定位一直以来都是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自
室温固化双组份水性环氧树脂涂料是一种以水为溶剂的绿色环保型涂料,是目前水性涂料中较为活跃的研究和开发领域之一。根据其成膜方式可分为两大类:Ⅰ型体系和Ⅱ型体系。Ⅰ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