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鉴于课堂提问不但能够简便、快捷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能够反映学生理解问题的思考过程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因此,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更加重视课堂提问的方法策略。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处于全面改革的关键时期,正在推行的《中学生物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生物学的科学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发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等创新能力潜质。从现有的文献检索看来,国外有关课堂提问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多侧重于理论方面,如从认知层次对问题进行分类等。国内对于对课堂提问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近些年来关于课堂提问研究的文章层出不穷,但研究的重点多偏重于提问设计、技术和艺术方面,有关课堂提问过程中的师生相互作用关系、学生回答问题的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有关生物课堂学生对问题的心理过程和反映方面的研究比较罕见。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生物课堂提问的现状的调查,采用文献查阅,课堂观察,对话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生物课堂提问的现状进行调查。样本源于天津市第五十五中的高二年级全体学生,课堂观察与访谈来源于高二年级三名生物教师,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42张,回收有效问卷333张。利用SPSS对收集数据进行了频数分析及卡方检验。结果发现,所调查的中学生物课堂提问在教师间的问题设计差距很大,这与教师执教年限等密切相关。多数教师提问后的停顿时间较短,导致问题回答的正确率偏低等后果。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该注重公平性,68.1%的学生倾向于教师随机自由提问,按成绩提问则导致学生反感。教师理答乐于复述正确答案,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让学生确认正确答案,但也同时反映了教师理答策略的匮乏;65.8%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是课堂提问的参与者而非指导者或检查者,成绩好的学生更倾向于与教师合作并让教师做出指导;85.3%的学生偶尔会像教师提问,学生常主动进行提问能加强师生交流,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对问卷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发现,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认为教师提问出现偏向的比例要明显比成绩好的学生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倾向于指出教师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文科班的学生更善于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笔者通过本调查研究后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教师应不断提高课堂设问的能力,组织出精彩有效的多层次课堂问题。其次,教师的提问语言要通俗易懂,更要给与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此外,课堂教学的强化功能对于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习惯尤为重要,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无论正确与否都要给予适当鼓励或赞扬。另外,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通过提问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及时准确地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在生物概念教学中的提问要侧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