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时人脸识别的身份鉴别系统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yan254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脸识别,即通过对人脸图像的分析来确定人的身份,是一种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相对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例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人脸识别的优点在于:这种识别不需要被测对象特意的配合,在某些情况下,被测对象甚至都没有必要知道这种识别系统的存在,因此,这种系统的存在并不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正是由于具有这个优点,人脸识别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人脸识别的研究内容已经涉及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实时识别视频图像中人脸的身份的鉴别系统。本文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既包括人脸识别的各项相关技术,又涉及如何综合这些技术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人脸检测。要对图像中的人脸进行识别,首先要做的是从图像中把人脸所在的区域分割出来,即进行人脸检测。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早期比较常用的人脸检测技术;然后,比较详细的介绍了曾经被广泛研究的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技术;最后,重点论述了我们所设计的系统中所采用的基于AdaBoost算法的层级式人脸检测策略。我们选择这种方法的原因在于:它检测的速度很快,能够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并且也有相当高的检测精度。2、人脸识别。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人脸特征提取和分类器设计。这两部分中前者更加重要。能否从维数很高的人脸图像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识别信息,是整个人脸识别系统成败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了在模式识别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的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特征提取策略;然后,介绍了特别强调类内和类间信息的基于线性判别式分析(LDA)的特征提取策略;最后,针对PCA和LDA算法的弱点,我们提出了自己的改进策略:基于全局搜索策略的PCA和基于全局搜索策略的LDA。在前一种方法里,我们利用全局搜索策略来构建类区分能力更好的特征空间;在后一种方法中,全局搜索策略则被用来弥补经典LDA算法不能被应用于小样本问题的缺陷。我们在多个标准人脸图像库中测试我们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我们设计的系统中,也实际应用了这些方法。在分类器设计方面,我们首先介绍了比较简单的基于距离函数的分类器;然后,讨论了相对复杂但分类能力较强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分类器。我们的系统最终采用的是适应能力很强的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分类器。3、系统的集成。介绍如何将人脸识别的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并展示了我们设计的系统的运行流程。我们的系统实时性强,识别率高,并且能够同时识别出一幅图像中多个人脸的身份。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视觉和智能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图像识别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技术在军事和民用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运动目标的检测和跟踪技术,因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运动控制技术在航空航天、海洋平台建造、压力容器制和多轴联动机床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直接决定了我国加工制造业的生产水平。本文在“海洋平台建造管端切割机器人研制”这
我国能源消费量大,而且利用效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政府提出了创建资源节约型经济社会的建
学位
本文以Microchip公司生产的高性能的PIC24系列微控制器为硬件平台,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PIC24系列微控制器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内核和Bootloader程序。随着嵌
本文以工业过程控制领域中的几类复杂被控过程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二自由度控制结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几种新的二自由度控制结构,主要内容如下: 1.根据内模原理,针对工
随着网络和信息传输的的发展,信息流量越来越大,为了减小信息传输量,信号量化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信号量化后,会引入量化误差,从而给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性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激光陀螺快速寻北系统、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完全自主、全天候工作和精度高的技术优势,使其在民用、军事等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应用不断拓展。论文面向高精度快速定向导航应
21世纪,人类将面临严重的能源紧缺问题,而石油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也将在未来的100年内面临枯竭。而电能已经是而且将来也是地球上长远使用的的重要能源,它必将会成为各种
惯性/视觉组合导航由于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和自主性,已成为导航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RatSLAM算法通过模拟啮齿类动物大脑海马区导航机制,实现实时定位,是当今较为实用的一种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