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现行的中央和地方税制框架及经济利益关系得以确立,中央政府的可调控财力也随之增强。但分税制运行至今,我国省以下地方政府的财政体制至今尚未真正意义上纳入分税制。且地方税制改革相对滞后,地方税立法层次较低,地方税划分标准不统一,主体税种不突出等种种问题,已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地方税体系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地方政府发挥自身宏观调控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地方政府获得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致使基层财政困难,并进而制约地方政府履行其职能。2013年8月1日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按“1+6”方案框架已覆盖全国并将适时逐步扩大行业覆盖面。随着“营改增”试点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税收收入分配关系必将面临变革性调整,如何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地方税制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此,本文综合运用战略管理理论与方法,以海南地方税体系发展问题为例,对我国的地方税收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如何构建地方税收体系提出建议。但是,由于目前的税收体系改革是上层建筑决策决定,因此本文的建议仅是学术层面的探讨。 论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地方税收体系发展的概况,分析我国现行地方税收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重点以海南省地方税收体系改革为例,系统分析了海南省地方税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本文还通过回归分析,系统全面剖析了“营改增”对海南地方税体系建设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