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码的功率分配和自适应传输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mworks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频谱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多天线技术和中继技术是两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传统中继技术将信息通过中继节点进行转发,从而扩大信息的传输半径,但是中继节点简单的转发无法实现网络的最大流传输,成为了网络通信的主要传输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有线通信的网络编码(Network Coding, NC)机制被提出来,以实现网络的最大流传输。尽管网络编码最早是应用于有线网络的,但是无线网络的广播特性,使得网络编码在无线网络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能够减少带宽的占用,还能降低传输功率和减少延迟。因此,无线网络编码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①从网络编码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了网络编码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以及网络编码研究的最新进展。然后研究了中继协作机制。最后,讨论了网络编码技术在中继协作系统里的应用。②为利用功率优化提升双向多跳中继协作网络的性能,提出两种在瑞利衰落环境中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 PNC)的最优功率分配方案。两方案分别以最小化系统中断概率和最小化系统总功率为目标,利用凸优化理论得到各个节点的分配功率。仿真结果显示,相比传统的等功率分配方案,本文提出的两种方案的中断概率性能和功率消耗性能均有较大提升,并且随着节点数目的增多,提升越大。③为了提升双向中继协作网络的吞吐量性能,提出了一种在瑞利衰落信道中基于网络编码的自适应传输方案。该方案根据信道状态信息计算各网络编码方案的吞吐量,选择使得吞吐量最大的网络编码方案作为传输方案。仿真结果显示,相比各种网络编码方案,自适应传输方案在整个信噪比区域上具有最大的吞吐量;在低信噪比区域上误比特率接近具有最低误比特率的传统中继方案;高信噪比时相比传统中继方案的误比特率有一定的衰减,但是比模拟网络编码(AnalogNetwork Coding, ANC)方案的误比特率要低。
其他文献
LTE-Advanced系统是ITU继LTE系统后又一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国际标准,这一标准期望通过引入一系列增强型的关键技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对技术指标的要求。从系统整体性能评估角
随着无线业务的快速增长,频谱短缺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协作通信和认知无线电成为现代通信的研究热点吸引了大批学者的注意力。如果我们扫描一段频谱,会发现大部分时间内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然而由于应用环境及其干扰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加上频带资源的限
在移动通信环境中,信号的传输会经历时延不同、损耗各异的多条路径,这些多径传播形成大量相关信号,使传统DOA估计算法失效。目前,解相关算法已成为智能天线DOA估计的一个研究热点
数字电视是数字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其数字化、交互性明显。与传统模拟电视相比,它不仅有效地节省频道资源,而且大大提高了影音效果。由于它使用的宽带网可以传播即时图像和声音
随着4G网络的大规模部署,需要网络管理实体具备智能化的特点。SON管理实体能够实现自组织、自配置、自优化和自愈合的功能,它能够很好的和LTE网络结合,最小化人工的参与。它收集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巨大应用需求的推动,其安全性正在成长为普遍关注的焦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所有的传感器节点都是潜在的路由节点,兼具路由和信息感知、数
随着车辆大规模民用,对车辆的定位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为了丰富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多的数据和应用被加入到车辆控制系统中。一个能对多种数据通信进行同时管理的通信系统
如何有效抑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OFDMA系统的同频干扰,始终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重点之一。事实上,OFDMA是以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抗衰落能力强等特点的OFDM技术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