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恶性肿瘤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所致高钙血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07年11月-2018年8月各科室住院并确诊为高钙血症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分为恶性肿瘤组和PHPT组,比较两种不同病因引起的高钙血症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疗效等的差异。结果:1.75例高钙血症患者中恶性肿瘤组31例,PHPT组44例。男性35例(46.7%),女性40例(53.3%),平均年龄55.76±13.92岁。2.PHPT组患者住院时间[14(9-21)天]较恶性肿瘤组[11(5-14)天]长(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P>0.05)。3.恶性肿瘤组患者中,多发性骨髓瘤13例(17.3%),肺癌骨转移6例(8.0%),骨转移瘤(原发病灶不明)2例(2.7%),喉癌骨转移2例(2.7%),乳腺癌骨转移2例(2.7%),宫颈癌骨转移、肝癌、肾癌、胃癌、胆囊癌、口腔癌各1例。PHPT组患者中,34例(45.3%)行甲状旁腺99m Tc-MIBI扫描检查提示异常放射性核素分布浓聚灶;26例(34.7%)行手术治疗,其中甲状旁腺腺瘤19例(25.3%),甲状旁腺癌6例(8.0%),甲状旁腺增生1例(1.3%)。4.血钙经血清白蛋白校正后,PHPT组患者校正后血钙水平(3.33±0.60 mmol/L)低于校正前水平(3.36±0.61 mmol/L,P<0.01),恶性肿瘤组患者校正后血钙水平(3.63±0.51 mmol/L)高于校正前水平(3.53±0.49mmol/L,P<0.01)。5.轻度高钙血症患者中PHPT显著多于恶性肿瘤(P<0.01),而中度与重度高钙血症中两种病因无明显差异(P>0.05),高钙危象在两种病因中的发生率亦无明显差异(P>0.05)。6.恶性肿瘤组患者血钙、校正血钙、血磷、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PHPT组(P均<0.05);血清白蛋白、碱性磷酸酶、PTH水平显著低于PHPT组(P均<0.01);两组肌酸激酶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7.54例患者(72.0%)出现多系统表现,其中29例(38.7%)出现两个系统临床表现,18例(24.0%)出现三个系统临床表现,7例(9.3%)出现四个系统临床表现。PHPT组患者泌尿系统症状的出现率显著高于恶性肿瘤组(P<0.01)。8.恶性肿瘤组患者采用2-3种降血钙治疗方法的百分比(28.0%)显著高于PHPT组(21.3%,P<0.05)。9.PHPT组患者降血钙治疗的总有效率(46.7%)显著高于恶性肿瘤组(26.7%,P<0.05)。PHPT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钙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恶性肿瘤组(P<0.05),血磷的升高程度显著高于恶性肿瘤组(P<0.05)。结论:1.轻度高钙血症病因以PHPT多见,中、重度高钙血症两种病因无差异。2.高钙血症多表现为多系统症状,PHPT患者更易出现泌尿系统症状,住院时间更长。恶性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Malignancy-associated Hypercalcemia,MAH)患者校正后的血钙、血磷水平高于PHPT,PTH、碱性磷酸酶水平低于PHPT。3.MAH患者降血钙治疗疗效较差,需采取多种降血钙治疗措施;PHPT降血钙治疗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