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包秸秆的微波热解特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ang7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生物质尤其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但其能源化利用程度不高。目前,几乎所有的秸秆类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都需要对原料秸秆进行破碎,由此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初投资和能耗。因此,需要寻求一种秸秆无需破碎即可利用的新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不需预破碎的秸秆类生物质能源转化方法一整包秸秆的微波热解,无需对秸秆进行破碎,而是对其压缩打包实现整体热解利用,并与电加热常规热解进行了对比。首先,在微波热解实验台上进行了微波加热下整包秸秆的热解过程和传热机理的研究。秸秆的微波热解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干燥阶段、预热解阶段、挥发分大量析出阶段和炭化阶段,各阶段对应的温区和加热机理不同:在微波加热下大尺度物料(整包秸秆)的传热方向由表层向内部,传质方向由内部向表层,这与经过破碎的小尺度物料不同;微波加热下料包内部温度场均匀性较好,微波功率越大,料包内部温度场越均匀;较之微波热解,常规热解预热阶段不明显,没有挥发分析出平台期,料包内部沿导热方向温度单调递减。其次,采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整包秸秆的微波热解特性,分析了热解产物以及热解过程的能耗。整包秸秆的微波热重特性与常规热重基本吻合,180℃~450℃温区为挥发分析出最多的阶段,高于450℃后物料失重缓慢;微波功率增大,热解各阶段的起始时间提前,最大热解速率增大,最终热解时间减小,但微波功率对热解最终温度影响不大;在微波功率为668W/(kg秸秆)下,秸秆热解最终三相产物中炭最多、液体其次、气体最少;热解气体的主要成分为CO、CO2、H2、CH4和少量小分子烃,纯热解气中H2含量最大可高于35 vol.%,合成气(H2+CO)含量高于50 vol.%;热解气各组分含量和热解气热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都是先由零增大到最大值后减少,CO、CO2含量最大值点比其他气体组分先出现;秸秆微波热解炭的比表面积约为30~40m2/g,比常规热解炭大;在本文实验条件下,秸秆微波热解的耗电量在0.58~0.88 kW·h/(kg秸秆)之间,并且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单位质量秸秆完成热解所需电耗增大;在功率可对比的情况下,微波加热比电加热速度快、热解气热值高,微波热解气焦油含量比电加热热解气高。最后,理论分析了整包秸秆的微波热解宏观反应动力学特性。建立了一步多反应竞争模型描述本实验中的微波热解反应,根据实验数据求出了不同微波功率下的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和反应级数。当微波功率为334w/(kg秸秆)和668W/(kg秸秆)时秸秆活化能分别为24~27 kJ·mol-1和67~71 kJ·mol-1,反应级数都为一级,活化能和指前因子都随微波功率的增大而增大。整包秸秆的微波热解不需秸秆破碎,在热解过程和热解产物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为秸秆类生物质的能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途径。
其他文献
本文构建了虚拟制造体系模型,论述了虚拟制造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在工业清洁生产中,双极膜电渗析由于双极膜特有的水/醇解离功能,不仅可以在线实现大量的反应,而且可以从源头抑制环境污染源的产生,因此在绿色化工和分离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前,各地方、企业对股份制表现出格外兴致,纷纷试验、推行;理论界对股份制也经历着由热而冷、又由冷而热的过程。我坚信与承包制相比,股份制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企业组合、
高校生物学教学是生命科学相关院系开展教学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当前,我国众多高校在开展生物学教学时往往只重视对生物课程中自然知识内容的讲解,而忽视了该学科的哲学特
为努力营造优美的人居生活环境,河南省郑州市着力推动全市园林绿化管理养护水平和绿化景观效果的整体提升。提升规划设计理念公园广场设计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其特点为反复的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塌陷,发病率高,是独立于年龄、高血压、肥胖、吸烟、高脂血症等因素之外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