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空气污染影响的空间效应及区域异质性研究

来源 :内蒙古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s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气污染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环境和人类生命健康,还会通过改变大气辐射影响某一区域甚至是全球气候,造成广泛而又严重的不利影响。为应对大气环境问题以及保证经济发展,我国将建设数字中国与实现绿水青山作为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数字经济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已然成为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而大数据产业一方面对数字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海量且随时更新的数据流也让政府及公众得以对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因此,探讨数字经济发展与空气污染间相关关系、研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于区域间数字经济发展以及空气污染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除港澳台及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环境用以及数字金融发展三个方面测度我国数字经济水平,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发展与空气污染之间的逻辑关系,重点考察空气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这一准自然实验为背景,研究试验区建设是否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并探讨这一政策的实施是否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空气质量提升。通过研究最终得到如下结论:(1)从短期与长期两个时间维度分析数字经济对空气污染的空间效应发现,数字经济对空气污染的作用方式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影响。短时间内数字经济的发展看似会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但长久来看数字经济最终还是会对空气环境起到改善作用,即数字经济刚起步时对空气质量产生的负向影响只是暂时的,其发展最终会助力空气改善。(2)依据国家级大数据综合实验区政策实施情况,将样本省份划分为“试验区”和“非试验区”两个区域,分别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讨论数字经济发展对空气污染影响的作用方式。研究发现,在空间直接效应和空间总效应中,试验区和非试验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均对空气污染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作用方式,但是不同区域间影响效应大小显著不同;空间溢出效应中试验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于空气污染表现为倒“U”型影响,而非试验区却表现出加重空气污染的负面影响。在直接效应和总效应中,试验区数字经济对空气污染表现出的倒“U”型影响相对于非试验区的倒“U”型影响来说,其拐点出现更晚,峰值更小。试验区的设立虽然不能帮助当地更快的实现“蓝天梦”,但对于全国来说,这一政策却表现出较好的“空气净化”效果。(3)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会加重空气污染情况,但这种负面影响会随时间减弱。工业化水平同样会加重地区空气污染,如果继续按照当前工业化发展模式发展下去进一步加重空气污染程度。外商投资会起到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高质量的外商投资一方面能直接对空气污染起到改善作用,另一方面也会反向激励本国企业加大自主研究投入,推动企业实现低排放高效能的发展模式。基于上述研究结论,认为我国可以通过加大数字经济发展扶持力度、完善数字化建设、扩大大数据产业涵盖深度及广度以及加强区域间协同治理等方式改善我国空气污染情况。
其他文献
数字普惠金融是实施乡村振兴整体战略的重要措施。普惠金融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借助数字普惠金融领域,能够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不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消费需求,尤其是农户、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残疾人以及老年人都能第一时间获得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发展普惠金融》被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2020年末,我国政府宣布绝对贫困问题已经被历
学位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条人工开凿、贯穿南北的水路运输通道,是世界四大工程之一。它体现了中国先民智慧的结晶,融汇了中国文化传承、社会进步和工商业发展等众多方面的内容,是文化、交通、生态的长河。随着2014年6月22日,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工作进入了快车道。深入研究运河文化,传承与保护运河遗产资源,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与水资源生态保护,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已经从基本的物质需求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旅游出行的不断增加推动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作为旅游业重要的一环,高星级酒店也发展迅速,同时带来一些问题,租金及人力成本的逐渐上升、品牌缺乏价值等问题致使高星级酒店的利润逐渐下降。品牌资产是酒店的核心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建设和维护酒店品牌资产成为酒店管理企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由于酒店产品的无形
学位
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社区旅游,既要着眼于边远、落后地区的社区类型,又要着眼于都市社区建设。把旅游业的发展与都市社区建设联系在一起,是城市和谐、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生态特色的一条重要的战略途径。对都市旅游来说,都市社区旅游凸显了城市文化的一些独特特征,使城市文化更加丰富、更好地满足游客的体验与欣赏需要,为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动力;在社区发展方面,社区旅游可以通过开发利用社区的资源,实现环
学位
目前,控制碳排放量并加强全球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共识,中国在促进碳减排方面,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对未来碳减排制定了“30·60”目标,节能减排已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推动了我国“双碳”目标战略发展。同时,数字经济也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一个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利用率一般通过产业结构来衡量。本文基于2006—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产业结构与
学位
随着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我国历史性的消除了绝对贫困,至此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成为了我国实现共同富裕路上的新阻碍,未来的贫困治理工作也由消除绝对贫困转变为缓解相对贫困。当前,我国人口已呈现出老龄化趋势,并预计2035年将变成重度老龄化社会,在此背景之下,未来应该如何进行我国的相对贫困治理工作?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等值规模调整法是从家庭规模经济效应的角度出发,将不同人口结构的家庭根据家庭成员
学位
自1991年国家林业部批准第一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内蒙古红山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以来,森林公园已成为保护珍贵自然资源、开展自然教育、发展旅游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阵地。然而,不同地区和城市的旅游资源、交通便利性、服务水平、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文化背景和消费习惯等各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了旅游体验的不平衡。目前国内针对森林公园旅游体验和区域旅游体验的研究大多以国家和省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群为
学位
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休闲时间,民宿等休闲活动也越来越受欢迎。近年来,随着游客在民宿停留的时间变长,民宿成为了最有发展前景的旅游消费市场。目前,国内民宿产业已呈现出多元化、精品化的特征,但是同质化、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如何改善民宿的运营,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为了提高我国民宿的经营水平,应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挖掘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旅游意象是游客对住宿环境的认知和评判,是游客对住宿环境的一种
学位
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稳步提高,旅游出行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式,旅游产业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伴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如拍照纪念、买特产等简单的观光式旅游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游客的需求,人性化、舒适化、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和服务越来越成为吸引、留住游客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下,“全域旅游”模式诞生,全域旅游相较于传统自行旅游方式,对推动社会经济与旅游产品稳步有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消费观念不断转变,旅游休闲已成为幸福必需品,城市作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居环境,在客观上已具备深度发展旅游休闲的条件,旅游休闲成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功能;城市作为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统一体,已成为现代旅游支撑点,城市旅游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旅游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城市旅游具有巨大的需求空间;但是,城市旅游根植于城市复合巨系统,受多种因素影响制约,城市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