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为了满足人的多种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结点型城市户外活动场地,是具有一定的主题和规模的供人们进行户外公共活动使用的城市客厅,在满足了现代城市公共活动场所的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多的交流需要。城市广场在城市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经常通过城市广场获取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它的质量直接体现出城市设计的水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空间、功能、形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广场也不例外,现代国内各地纷纷建造属于自己的“城市名片”,这种大肆建造的现象导致出现了很多的弊端,人性化的缺失,地域性的缺失和交互性的缺失等。国内设计师们对于这些问题也一直很关注并寻求解决的方式,而本文选取交互性缺失这一点进行分析研究,试图以新的视角和方式来研究现代城市广场的设计问题。城市广场自诞生以来就是一个讲述故事的空间,其故事情节设定的趣味和实用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广场的质量。本文在总结了叙事空间理论的思维特点并搜集研究了其研究成果以后,发现其可以用来分析和解决城市广场交互性缺失的问题。故本文将另辟蹊径地从叙事空间理论的角度来审视城市广场交互性缺失的问题,从中找出解决之路。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一至二章,是提出问题的部分,提出城市广场交互性缺失这一问题,交代研究背景,目的及研究方法,接着交代了叙事空间理论的来龙去脉及演变过程,最终对其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到第四章,是分析问题的部分,主要分析了城市广场交互性的演变及其趋势,这其中对欧洲广场进行重点研究总结。接着对我国城市广场现状问题大致进行总结,认为这些问题是设计时没有考虑到交互性造成的,然后单独从交互性缺失问题入手,从叙事空间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交互性缺失的原因,并从物质要素之间交互性的缺失,人与物质要素之间交互性的缺失和人与人之间交互性的缺失这三个方面找出现代城市广场具体存在的问题。最后,说明了叙事空间理论运用提升广场交互性的可行性。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第五章和第六章,是试图解决问题的部分,分别从提升物质要素之间的交互性,人与物质之间的交互性和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性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方法的研究,而后以三亚市·棕榈滩(北片区)城市广场交互性设计为实践研究对象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方法。第四部分是文章的第七章,文章的结论部分,对提升城市广场的交互性的设计方法的研究进行总结概括并说明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