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文化认同的初中历史教学研究 ——以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为例

来源 :南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ex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文化认同的传统,贯通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历程当中,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实体与历史存在的重要深层原因,是推动中华民族凝聚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精神力量,是中华儿女从古到今共同的记忆,是当今中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上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的重要线索和内容。本文在历史文化认同理论的基础上,对统编版七年级历史教科书上册体现历史文化认同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围绕总结出的“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主线引导下设计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有历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锻炼,更要尽可能使学生思想行为上呈现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对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自豪感,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因此,教师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上如何实现历史文化认同目标,首先要清楚当前初中历史课堂关于体现历史文化认同的教学生态现状如何,本文将从教材、教师、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去探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为教师们从历史文化认同的角度落实家国情怀素养的教学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方向。首先概述“历史文化认同”相关理论知识,并进行概念界定,在以上理论指导下,对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的中国古代史进行梳理分析,概括归纳出体现历史文化认同的内容类型。接着分析教材中体现历史文化认同的内容呈现情况,并设计访谈,了解历史文化认同内容在初中的教学现状,并对相关的教学课例进行分析,分析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历史文化认同的实践情况。结合访谈结果和课例分析,笔者对基于历史文化认同的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策略,以期为初中历史文化认同内容的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其他文献
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来说,培养一批稳定又高水准的师资队伍,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但近年来中小学教师离职的事件频频发生并引起社会关注,如何减少教师的离职,稳定教师队伍对于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生涯适应力与职业认同对其职业发展和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研究对小学教师离职意向、生涯适应力与职业认同的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调查,并探讨职业认同在生涯适应力和离职意向
学位
教学模式是教育研究的永恒主题,是科组活动研讨的重点,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从洋思中学、杜朗口中学、衡水中学等曾经薄弱的学校的成功例子可知,创新的教学模式都令他们得以“绝处逢生,蓬勃发展”,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但是成功是不能复制,学校建立或选取的教学模式是受很多条件制约的。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加大教育投入,又以“教育促发展”,所以“提高基础教学质量”很重要。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肇庆市D区在
财政是保证国家平稳运行的基本前提,而绩效评价是确保财政资金运用合理的手段之一。为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党中央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绩效评价涉及的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政府很难在短时间内提升绩效评价能力,因此委托第三方参与绩效评价势在必行。随着第三方的加入,参与绩效评价的主体也愈加复杂。市政养护项目基本包含了绩效评价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主体,因此本文以市政养护项目为例,从受托责任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并购重组的方式,以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对赌协议作为并购过程中的保障机制,有利于规避并购中的高溢价风险,对并购方交易对价进行有效的后续调整,保护并购方的权益。2008年后,对赌协议广泛应用与我国并购交易中。2014年后,资本市场迎来并购交易高峰,在数量众多的并购交易中也暴露了对赌协议的种种问题,比如企业普遍出现了高估值,高补偿的现象,对
国家教育部目前正在大力支持与推动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普及,建设包括线上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在内的五大一流本科课程。微课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课质量提升的攻坚战势在必行。随着微课制作技术的日趋平民化,其综合性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这降低了微课创作的门槛。但经调查发现,一线教师设计的微课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主要存在的现象及问题:(1)平铺直叙、忽视问题引导、缺少吸引力。(2)设计理念陈旧,以
家长投入即家长对子女教育过程的投入,家长关注子女的教育,无论对子女的身心成长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家长投入对青少年学业成就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为了更好的揭示家长投入对青少年学业成就产生的影响极其内部机制,本研究选取来自南宁、崇左两所高中的499名学生作为被试,对高中生家长投入、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高中生的家长投入处于中等
受社会、制度和经济等多种因素驱动下,公民在信息公开领域滥用行政诉权的现象不断增多,而我国现行法律关于行政诉权滥用认定的立法缺失导致在司法实务中人民法院享有较大裁量权,认定标准的不统一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同案不同判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加快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行政诉权滥用司法认定标准具有必要性和客观需要。文章从实证研究角度出发,以79件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和归纳人民法院在个案中认定公民滥用行政
研究目的:小学生相较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步入学校时间尚短,对家庭的依赖性很强,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力较大,因此针对于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进行分析。此次调查期望通过调查小学生家庭开展家庭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影响小学生参与家庭体育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而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家庭体育,增进体质健康,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研究对象:本文以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嘉和城校区四到六年
输入假说是在对第二语言习得环境中提出来的著名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经常运用。目前在我国广为流传的是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著名二语习得理论,该理论体系被克拉申命名为“监控假说理论”。“监控理论”这一理论系统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五个假说,他们分别是习得——学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以及情感过滤假说。这套理论中的五个假说从不同侧重点分别阐述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各个主要环节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