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武长枣是宁夏特色鲜食枣品种,主要采用根蘖与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生产中发现两种繁殖方式植株的果实口感略有不同,但对其生长与果实特性差异还未见研究报道。为明确二者之间差异,本试验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测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比较了灵武市三个种植基地两种繁殖方式下灵武长枣植株的生长与果实特性,并对典型差异植株的成熟期枣果进行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研究结果表明:1、根蘖与嫁接繁殖灵武长枣植株的枣吊生长和二次枝形态有差异。大泉林场、园艺场嫁接植株的枣吊长净增长率比根蘖植株的分别增加了 33.82%、4.28%,大泉林场、中玺枣业种植基地嫁接植株的枣吊粗净增长率分别增加了 19.47%、3.22%;中玺枣业种植基地、大泉林场、园艺场嫁接植株的节个数比根蘖植株分别减少17.86%、13.79%、32.61%,节间距分别增大了 4.17%、14.58%、35.45%,节间角度分别增大了 6.83%、2.33%、3.33%。因此,灵武长枣嫁接繁殖植株比根蘖繁殖植株的枣吊生长更快,二次枝节数少、节间距长、节间角度大。2、根蘖与嫁接繁殖灵武长枣植株的叶片光合特性有一定差异。在开花期,大泉林场、园艺场根蘖植株叶绿素含量比嫁接植株分别高了 11.13%、12.58%;在果实白熟期,中玺枣业种植基地根蘖植株的叶绿素含量比嫁接植株高13.91%;在果实膨大期,中玺枣业种植基地、大泉林场、园艺场根蘖植株的胞间CO2浓度比嫁接繁殖植株的分别高21.44%、2.64%、0.51%,蒸腾速率分别高了 27.54%、58.39%、17.69%。因此,灵武长枣根蘖繁殖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等均大于嫁接繁殖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强。3、根蘖与嫁接繁殖灵武长枣植株的根系总量与分布情况有明显差异。中玺枣业种植基地根蘖植株的总根系量是嫁接植株的3.71倍,粗度<1 mm的毛细根占比相较于嫁接植株多38.37%;大泉林场,嫁接植株的总根系量比根蘖植株多了 52.38%,粗度<1 mm的毛细根占比较根蘖植株大了 12.74%;园艺场嫁接植株粗度<1 mm的毛细根占比较根蘖植株大了 11.90%。总体上,嫁接繁殖灵武长枣根系在深层土壤中分布更多,粗度<2 mm的有效吸收根也比根蘖植株更多。4、两种繁殖方式下灵武长枣植株的果实形态与有机酸含量差异大。与根蘖繁殖植株的果实相比,中玺枣业种植基地、大泉林场、园艺场嫁接植株的果实纵径分别大2.08%、3.15%、4.87%,单果重分别大5.60%、21.20%、6.36%,硬度分别增大了 6.16%、11.38%、20.28%;中玺枣业种植基地、大泉林场、园艺场嫁接植株的果实有机酸含量低,分别比根蘖繁殖植株的减少了 30.30%、7.90%、22.24%,糖酸比分别增大了 72.45%、48.99%、13.35%。因此,嫁接植株果实的纵径、单果重和硬度均大于根蘖植株果实,其有机酸含量低,糖酸比更高。5、对园艺场种植基地两种繁殖方式的灵武长枣成熟期果实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获得27个差异表达基因,与根蘖繁殖植株的果实相比,其中有上调基因9个、下调基因18个。GO功能注释表明,在灵武长枣果肉中,过渡金属离子结合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最多,共有5个基因;KEGG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12条代谢通路,代谢途径和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注释的基因最多。差异基因和差异代谢物主要与有机酸及氨基酸的合成代谢相关,共筛选出关键基因6个、关键代谢物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