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愤怒情绪表达的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成都市三所一级园的三个大班的89名幼儿进行连续9周的观察,并对参与到愤怒情绪表达事件中的教师进行观察与访谈,旨在分析得出大班幼儿愤怒情绪表达的诱发因素、愤怒情绪表达过程的特点、愤怒情绪表达的回应及不同表达方式对回应方式的影响、愤怒情绪表达的结果及不同回应方式对结果影响。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第一,大班幼儿愤怒情绪的诱发因素。诱发因素主要可以分为资源占有、意见分歧、违反规则、故意挑衅、意外伤害、害怕责罚、同伴竞争、被忽视、环境不符合自我期待、自我行为不符合自我期待;诱发因素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诱因主要为故意挑衅及资源占有、多与同伴冲突相关。第二,大班幼儿愤怒情绪表达过程的特点。其一,在主体方面,男孩、被拒绝型幼儿愤怒情绪表达活跃。其二,在频率方面,大班幼儿愤怒情绪表达多发于周一及周五、游戏活动及过渡活动、建构区及野战区,且教师的愤怒情绪表达越活跃,幼儿的愤怒情绪表达也就越活跃。其三,在强度方面,以中等强度为主;受教师干预的影响;故意挑衅行为易诱发高强度的愤怒情绪表达;野战区及过渡活动中易发高强度的愤怒情绪表达。其四,在方式方面,两成以上的幼儿使用言语攻击表达愤怒情绪、五成左右的幼儿使用身体攻击表达愤怒情绪。其五,在对象方面,愤怒情绪表达的对象多为被拒绝型幼儿及民主型教师。第三,大班幼儿愤怒情绪表达的回应及结果。其一,在回应方面,愤怒情绪表达的回应多为消极关注;同伴易采用消极关注回应策略,教师易采用积极关注回应策略;男孩易获得消极关注回应,女孩易获得积极关注回应;部分幼儿愤怒情绪表达获得的回应均为消极关注;消极的表达方式易获得消极关注并激发新的愤怒情绪表达。其二,在结果方面,大班幼儿愤怒情绪表达的结果多为活动积极性的降低;积极关注有助于提高活动积极性,不予关注、消极关注则会降低幼儿活动积极性。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就影响大班幼儿愤怒情绪表达在诱发、表达、回应及结果呈现该特点的原因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就幼儿愤怒情绪的诱发及幼儿愤怒情绪表达的应对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进一步提出以下研究建议:第一,控制愤怒情绪表达的诱发因素,减少愤怒情绪的产生;第二,提高愤怒情绪管理能力,优化愤怒情绪表达方式;第三,正确认识愤怒情绪,改进愤怒情绪表达回应策略;第四,学习先进经验,组织优化开展幼儿愤怒情绪表达的相关活动。
其他文献
研究运用实验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代言人性别表征与产品性别匹配的广告心理效果进行探讨。眼动实验分两个试验,试验一将采用4×3两因素混合设计:代言人性别表征(男性女性化,男性男性化,女性男性化,女性女性化)*产品性别(男性,女性,中性);试验二将采用4×3×2三因素混合设计:代言人性别表征*产品性别*代言人知名度(高,低)。主要通过重复测量与简单效应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产品性别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我国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但是传统火力发电仍然是主要的产电形式。随着电力行业的深化改革,电力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快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制定与完善,增强自身竞争力。人才无疑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而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是企业吸引人才、保持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的重要手段。员工薪酬满意度作为薪酬管理中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