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成都市小城镇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454545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途径对于改善农村发展落后状况、缩小日益扩大的城乡发展差距、逐步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作为联系城市与农村的纽带和桥梁,小城镇具有政治管理、产业聚集、人口集结、经济辐射、文化传播、生活品质提升六大功能,因地制宜的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优化,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成都市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从2003年以来开始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200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成为中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此背景下,小城镇的发展对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前提,针对成都市城乡一体化与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着重围绕成都市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思路、制度安排、发展路径和实践模式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和阐释。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得出的启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小城镇的规划和管理工作,鼓励公众参与小城镇建设;二是各级政府政策、资金以及技术上的大力支持;三是重视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四是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五是重视人文环境的继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突出小城镇主要特色。以2003年成都市实行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以来,成都市的小城镇城镇化率已经达到2007年的53.5%,年均增长超过2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则由36.22%提升到44.94%,年均增长0.8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成都市城镇化建设的速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从自身发展速度看,增长率还在进一步加快。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城乡一体化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历史发展的曲折性,成都市小城镇发展呈现出总体规模小、经济基础弱、行政性运作、特色不鲜明、发展不平衡等基本特点,面临着布局较分散、建设水平低、城镇功能弱、规划不科学等现实问题,存在着制度建设不合理、资金投入规模小、政府管理体制水平低下等制约因素。成都市小城镇的发展思路是经济发展方面以产业支撑为重点,社会扶持方面以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土地制度、政府管理体制、金融制度为支撑,文化发展方面注重“一镇一特色”,生态循环方面要走符合自然生态特点的、具有产业循环体系、社会和谐和景观适宜的发展道路。发展原则是突出重点、科学规划、体现特色、注重实效。发展阶段从十一五重制度建设、十二五重产业发展到十三五重规模发展。发展的战略框架是形成支撑明确、布局合理、居住、经济、政治、文化功能齐全、基础设施配套、城镇建设和文化特色鲜明、管理体制科学的小城镇建设体系。成都市小城镇建设的制度安排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即土地的确权、流权和维权,有利于土地的规模流转。建立投融资体制,依托新成立的成都市小城镇投资公司,将财政和金融投资结合起来,搭建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平台,重点投资建设农村新型社区。转变政府职能,坚持“精简、创新、效率”的原则,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和建设服务性政府的目标,建立与小城镇政府事权相匹配的财权。成都市小城镇的发展路径是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基础,进行规模生产经营,解决农民就业和在小城镇生活居住。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形成现代农业发展典型模式,其创新的管理体制、投融资体系、信贷担保方式、土地流转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具有鲜明的成都特色,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也具有开拓性、探索性、创新性和重要的推广价值。以基础设施配套为前提,包括经营性基础设施和非经营性基础设施。以关联产业发展为支撑,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原则确定产业发展的方向,以农业产业化项目为基础,发展依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使当地产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格局。以社会保险为保障,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构建以养老为核心、医疗为关键、教育为基础、文化为辅助的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成都市小城镇的具体发展模式包括:在靠近丰富农业资源的城镇发展农业产业化模式,直接将资源转化为初级或高级产品,为小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产业以及人力物力支持。在具有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资源的地方,发展旅游主导型小城镇。对具有一定工业基础,乡镇企业较发达的小城镇,发展工业主导模式。在交通、信息、市场等条件比较发达的地区,实施商贸服务型模式。另外,由于成都的制造业、文教体育、消费、居住均出现城郊化的趋势,在这些地区发展城郊型模式有利于带动当地小城镇的快速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对城乡之间的技术与文化传播模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经济的不平衡导致了城市的技术与文化相对更强势,而对于乡土技艺与文化的发展与传扬一直没有得到较高
新场上沙溪庙气藏是致密低渗气藏,在目前的开发分类中属于难采的低渗储量。由于其单层产能及单井产能低,其开采方式和开发模式上和常规气藏有较大的不同。常规气藏的开发中可
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标志着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法治社会建设任重而道远。法律的生命在实施,而法律实施的关键在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阻隔性高分子材料,但作为啤酒、饮料等包装材料时,渗透性仍不能满足其特定的包装要求,为了满足包装物的货架寿命,仍需要对PET
森林食品产业是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森林食品产业体现了生态性、社会性、经济性的有机融合,能更好的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增加林户收入,与其
钢板剪力墙因具有较大的初始刚度、良好的抗震性能以及施工快速等优点,已开始在高层建筑结构抗侧体系中得到应用,并向利用屈曲后强度的薄钢板剪力墙方向推广。目前,美国钢结构设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房地产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因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量大、周期长,在整个实施过程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X33表达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纯化后以透明质酸(HA)为基质制备rhEGF-可溶性微针贴片,以期增强rhEGF的透皮能力。方法:合成EGF-His编码基因,PCR扩增后
非道路柴油机是我国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林业机械、内河机动船、发电机组以及水泵等的主要配套动力,我国现有非道路卧式柴油机因售价低以及冷却方式和结构的限制,技术发展严
随着“为迁移而教”口号的提出,心理学对迁移研究的重视进一步加强,迁移理论成为了学习理论的继续,每当有新的学习理论提出,迁移理论也随之更新。对迁移概念的理解也从过去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