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脉冲星,常被认为是具有高速自转特征的强磁场中子星。脉冲星的自转轴和磁轴之间有一夹角,当脉冲星的辐射束自转一周,如果能扫过地球,就能接收到一个脉冲。脉冲星的偏振测量是脉冲星观测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脉冲星一般都具有偏振现象,包含了线偏振以及圆偏振。不同的脉冲星或同一脉冲星在不同的观测频率上的偏振轮廓也有着较大的差别。部分脉冲星线偏振位置角随经度呈现出平滑的S型曲线,有些脉冲星的线偏振位置角在某些位置上出现了90°的跳变。对脉冲星的偏振特性的观测,要求射电望远镜有较高的灵敏度。因此随着望远镜性能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脉冲星被观测到了具有高信噪比的偏振轮廓。本文统计研究了脉冲星的线偏振的性质。筛选出365颗脉冲星,包含了不同观测频率的704个偏振轮廓,其中85颗脉冲星具有三个及以上观测频段的高信噪比的偏振数据,用以研究脉冲星的线偏振度随频率的变化。本文还研究了线偏振与偏振位置角跳变之间的关系,线偏振与圆偏振变号的关系,毫秒脉冲星的线偏振特性与普通脉冲星之间的差别等。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绝大多数的脉冲星的线偏振度都处于10%-50%之间。极少出现线偏振度小于10%或大于90%。(2)大概30%的脉冲星平均轮廓会出现消偏振现象,出现1次消偏振的可能性最大,基本没有大于4次消偏振的情况出现。(3)部分平均轮廓中会出现偏振位置角跳变,其中接近一半为偏振位置角90°跳变。平均轮廓中出现一次或两次的可能性最大,几乎不会出现4次及以上跳变。(4)接近一半的脉冲星平均轮廓会出现圆偏振变号,其中发生1次或2次的可能性最大。(5)脉冲星的线偏振度随观测频率出现复杂的变化,线偏振度随观测频率的增大而减弱的可能性大于线偏振度随观测频率的增大而增强的可能性。在大于1G的观测频率上,大部分的脉冲星线偏振强度出现了随观测频率的增高而减弱。(6)脉冲星偏振位置角突变与消偏振在相位上存在相关性,并且观测频率越大,相关性越强。特殊的偏振位置角出现90°突变与消偏振出现相关性的可能性更大,并且同样是观测频率越大,相关性越强。(7)脉冲星偏振位置角跳变与圆偏振变号存在相位相关性,但是出现相关性的概率小于40%,高频相关性强于低频。偏振位置角出现90°跳变与圆偏振变号的相关性更大。(8)脉冲星平均偏振轮廓偏振位置角跳变、消偏振和圆偏振变号同时相关的可能性不大,并且与观测频率无关。但如果偏振位置角是90°跳变,则相关性增强。(9)毫秒脉冲星平均偏振轮廓比正常脉冲星更为复杂。(10)毫秒脉冲星在线偏振的其他性质上与正常脉冲星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