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始于1957年,有10支队伍参赛;1994年,第一届中国足球甲A联赛正式开幕,揭开了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新篇章;2004年,随着中国足球竞技水平的提高和足球市场的不断成熟,中国足球协会正式推出“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简称:中超联赛)。1992年12月,中国大陆第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成立,随后,各省市也陆续成立职业足球俱乐部,参加足球职业联赛。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我国体育产业向市场化、产业化迈进的步伐,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体制转轨过程中,职业足球俱乐部逐渐暴露出体制不健全、产权关系模糊、经营机制不完善、俱乐部人力资源绩效评估落后等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发展。特别是职业足球俱乐部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绩效评估,已经成为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它对职业足球俱乐部完善自身建设,提高市场化运作的效率,加大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核心竞争力等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足球职业化、市场化的不断加深,以及中超联赛规模的逐步扩大,中超足球俱乐部势必需要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当前我国有关职业足球体育俱乐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俱乐部体制、俱乐部市场开发与经营现状等问题上,有关俱乐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较少。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主要侧重于俱乐部教练员、经理人力资源绩效体系的动态研究,而对俱乐部的主体成员—运动员的绩效管理研究则是一个亟待开发的研究空白点。职业足球俱乐部是中超联赛的主体,而运动员又是俱乐部的主体,只有对运动员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俱乐部才会良性运转,中超联赛才会搞好,中国足球水平才会得到提高。本文以系统学和绩效管理理论作为指导,打破中超足球俱乐部传统的经理人、教练员、运动员统一绩效考核的理念,率先尝试构建一个专门针对运动员的绩效管理体系,为俱乐部管理植入新的指导思路。该体系包括四个基本内容:运动员绩效管理目的、内容、实施和作用,在一个绩效考核周期内对运动员工作表现实施科学、动态、持续的监管,并作出客观评价,帮助运动员改善工作绩效,为建设高绩效足球俱乐部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