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ZmCPA基因家族和ZmARM4的分离及功能解析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96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以及总产量最多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土壤盐碱化作为非生物胁迫因子限制了玉米生长发育和玉米的产量及品质。同时,玉米籽粒充实(grain-filling,GF)也决定了籽粒产量。因而本研究将基于两个决定玉米籽粒产量的重要问题展开研究。研究表明阳离子/质子逆转运蛋白基因家族(monovalent cation/proton antiporters superfamily,CPA)调控作物耐盐性。ZmCPA基因家族的分离、克隆及耐盐性功能解析较少报道。玉米籽粒充实(grain-filling,GF)和粒重(grain weight,GW)决定籽粒产量。ZmARM4编码含Armadillo结构域的重复蛋白家族基因,位于玉米第4染色体,是调控玉米GF和GW的新位点。因此ZmCPA基因家族和ZmARM4位点的克隆能为调控玉米耐盐性和籽粒产量提供有效的基因资源,将为玉米分子育种服务;ZmCPA基因家族和ZmARM4的克隆分别基于B73序列的同源克隆和反向遗传学的Mutotar(Mu)转座子标签技术,这些方法将为玉米重要基因克隆提供方法指导。论文分两个部分撰写,主要结果如下:
  1.玉米全基因组的35个ZmCPA,包括13个ZmNH16个ZmCHX和6个ZmKEA,而且覆盖玉米全部染色体;生物信息学揭示ZmCPA的基因组序列的相似性、编码蛋白的跨膜结构域数目的差异性,以及磷酸化位点和顺式调控的多样性和通用性;B73苗期盐胁迫验证了8个ZmCPA基因受盐胁迫诱导表达;玉米原生质体瞬时表达验证了ZmCHX16和ZmNHX8位于细胞膜;酵母互补杂交揭示了ZmNHY8、ZmCHY8、ZmCHY12、ZmCHK14、ZmCHX16和ZmKEA6对盐胁迫的响应;玉米突变体ZmNHX8EMS和ZmKEA6EMS验证了ZmNHX8和ZmKEA6在玉米苗期耐盐性的重要功能。
  2.基于改良的MuDR-AFLP方法分离和验证了与玉米GF相关的ZmARM4;qRT-PCR揭示ZmARM4是籽粒充实阶段高表达基因;QTL定位和序列比对及489个玉米自交系的三个环境GW的ZmARM4关联分析揭示了ZmARM4是与GW相关的功能基因,而且获得了两种与GW的单倍型,可直接用于玉米GW分子育种;基于ZmARM4Mu的基因组和cDNA序列比对和功能分析构建了ZmARM4调控玉米GF和GW的代谢途径,即ZmARM4可能与胚乳细胞中蔗糖转运活性或细胞分裂数有关。
其他文献
该实验以黄花烟草(Yellow Bright)无菌苗为材料,通过固态培养和悬浮培养,建立了快速生长的烟草细胞株系,优化了烟草细胞悬浮培养的基本工艺参数,考察了温度、激素、有机物和前体物质对烟草细胞生长和辅酶Q含量的影响,并建立了培养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得到的细胞最佳悬浮培养条件为MS+6-BA 2.0mg/L+NAA 2.0mg/L,接种量8%,蔗糖浓度3%,培养8d可使细胞干重达到36.7g/L.
学位
大豆(GlycinemaxL.Merr.,2n=2×=40)是全世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和油料作物。在大豆驯化和改良过程中,自然与人工选择导致野生大豆和地方品种,以及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之间的驯化与改良性状存在差异。因此,挖掘控制种子大小和形状性状的基因,对了解大豆驯化与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然野生大豆和地方品种,以及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之间的种子大小和形状不同,但是这些驯化和改良性状的QTNs及
学位
干旱胁迫仍然是限制作物生长和生产力的主要非生物因素。确切地说,玉米产量受到干旱的威胁。因此,了解作物在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上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对于指导作物抗旱性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理生化分析在两个耐旱性不同的(干旱敏感的MO17和耐旱的YE8112)玉米自交系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玉米对干旱胁迫的反应,以期更好地理解耐旱性的复杂机制。  结果表明,两个自交系在生理、转
学位
盐胁迫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土地利用方式不当导致盐碱地面积不断地扩大,种植合适的耐盐作物、培育耐盐碱作物,将有效促进盐碱地的合理利用和改良。植物具有内部调节机制米应对环境条件的波动和外部逆境胁迫,同时植物根系可以通过与土壤微生物进行复杂的相互作用,来适应不良的生长环境。高粱是目前全球重要的粮食及能源植物之,具有抗逆性强,生物产量高等特点,可以作为首选的盐碱地栽
学位
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region/leucine zipper,bZIP)是植物内最大最保守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它与植物体内顺势作用元件特异性的结合,对基因的转录起到激活或抑制作用,进而调控植物各个器官的生长发育。栽培种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一种商品价值较高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花生株型通过侧枝角度的变化,划分为匍匐、半匍匐和直
黄萎病是棉花生长过程中最具毁灭性的真菌病害之一,日前仍没有药剂可以有效防治。培育抗病品种才是防治的关键,因此深入研究棉花抗病分子机制,对提高棉花抗性和产量具有重大意义。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S/TK)是蛋白磷酸化过程中一类重要的激酶,通过磷酸化作用参与细胞间信号传导,在调控发育和抗病/抗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课题组前期鉴定出一个棉
学位
早熟性既是一个优良的农艺性状,也是一个良好的品质性状。因此,探讨如何将常规育种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棚结合,用以缩短主要作物品种生育期,对作物生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甲.熟性的棉花品种生育期短,对温光变化不敏感,适宜春播和夏播。我国内陆地区光热条件良好,但持续时问短。种植早熟棉花品种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提高经济效益的优良选择,且可配合不同栽培技术,实现一年两熟到多熟、棉粮双丰收,极大提高了
学位
随着单粒精量播种技术的迅速推广,玉米生产对种子质量的要求愈发严格。种子活力作为衡量种子质量的指标,对田间发芽率、幼苗建成及后期的产量形成均有重要的影响。为筛选高活力种质资源并解析种子活力的遗传基础,本试验以201份玉米自交系组成的关联分析群体为材料,通过标准发芽试验和加速老化试验测量发芽势、发芽率等11个种子活力相关性状,利用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玉米自交系种子活力相对指标进行综合分
学位
小麦作为我国人民的主粮,保证其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倒伏是限制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和应用抗倒伏性优良的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筛选与抗倒伏相关联的分子标记,可以为抗倒伏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以543份我国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及国外的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田间倒伏性状,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确定小麦抗倒伏性的有效鉴定指标和方
学位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人类提供优质植物蛋白和食用油。然而近年来,土壤有效磷缺乏成为限制其产量提高重要因素。因此,挖掘大豆磷高效利用遗传位点与候选基因,进而培育磷高效利用新品种成为解决这一问题有效途径。鉴于此,本研究利用大豆自然群体,采用关联分析方法挖掘需磷关键时期磷高效相关遗传位点及其候选基因,为大豆磷素利用效率分子遗传改良提供选择标记与基因。主要结果如下:  1.明确了供试群体2个需磷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