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ulkan的跨平台粒子系统特效研发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ing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移动设备端,研发低能耗、实时可交互的复杂粒子特效系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一方面,如果粒子特效系统的计算过于复杂,则会给移动设备的计算性能带来较大压力,从而影响用户的实时体验,并迅速消耗电量。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美观的粒子特效和特定的功能,一些计算量巨大的算法又很难被避免。要兼顾移动设备的计算性能、能耗和粒子系统的效果,是一个仍未解决的难题。本文研发了一个能够满足移动端日常特效交互需要的跨平台粒子特效系统。由于Vulkan支持跨平台,支持多线程渲染管线,性能更高,本文选择其为我们研发的图形API。常见的粒子特效往往需要在一帧之内计算上千粒子的运动状态,并支持诸如碰撞检测等较高复杂度的算法,这对设备的性能和功耗都是个不小的挑战。为了实现粒子与模型之间的高效交互,我们创新性地引入有向距离场(SDF,Signed Distance Field)来提升性能。设计人员可通过导入模型的SDF,可在常数复杂度下高效地实现模型表面对粒子的吸引、排斥和粒子沿表面运动。为了满足设计需要,系统支持碰撞避免、表面吸引、鸟群运动、涡旋力、风力等多种常见特效,还支持基于Boids模型的简化群组运动、噪声运动、粒子向指定位置移动等特效。而且,系统提供了基于关键帧的动画编辑播放功能。设计人员可在任意帧对粒子属性进行修改,然后由系统自动完成插值。本文研发的系统已经在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Oppo手机上得到商业应用。而且,研发的基础图形引擎框架,可为更多的其它移动端图形应用开发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的高速发展与落地,终端直通通信技术D2D(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D2D)也迎来了更丰富的应用场景与更高的传输需求。由于授权频段频谱资源有限,D2D通信系统的部署可能对已有的蜂窝网络性能造成严重的干扰。为了应对该挑战,业界提出了D2D-U(Device-to-Dev
移动自组织网络作为一种无线传输的、自组织的、不依赖基础设施的分布式多跳网络,具备可低成本且快速灵活部署的优点,被广泛地运用在军事、救援、户外等领域。但由于其动态拓扑、有限资源、时变链路的限制,传统中心控制的无线通信网络的路由协议已经不再完全适用于去中心化的移动自组织网络,这使得移动自组织网路由协议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针对移动自组织网络的使用场景,已经有不少路由协议被提出。然而,这些路由协议
高频段信道估计作为B5G技术发展的重要一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针对该信道趋于稀疏化的特征,压缩感知算法作为稀疏信道重构的关键技术,其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论文聚焦压缩感知算法中测量矩阵设计环节与信道重构算法环节,对列间低相关性测量矩阵建模以及基于贪婪重构的优化改进算法等技术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贡献如下:首先,针对测量矩阵列间相关性导致信道估计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
媒介调制(MBM)技术是一种新的调制技术,相比于传统调制技术,其在数据发射后进行调制并将数据信息映射到不同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上,充分利用了无线信道的特性。另外,MBM技术具有成本较低、频谱效率较高的优点,所以MBM技术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在传统的MBM信号检测中,接收机需要利用信道估计得到准确的CSI才能正确检测,这对信道估计模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其在通信上的潜力日益显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对于企业内部即时通讯软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通讯手段比如电话、传真等,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职场人对于实时通讯方面的需求。也有公司将市面上比较流行的私人通讯软件作为其内部沟通渠道,然而其私人通讯软件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办公场景下的通讯存在诸多的不适应,比如办公信息与私人信息串流给公司带来的额外管理成本,比如公司基于信息安全性、数据持久性方面的考量。也有一些专门针对办公场景的企业通
在频谱资源日渐稀缺的背景下,如何解决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不断发展所催生的大规模接入问题已成为亟待突破的关键挑战。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新型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NOMA)。NOMA的基本原理是在发射端采用叠加编码技术,在接收端采用串行干扰消除技术分离多用户信号,由此提升系统接入容量和频谱效率。本论文针对实际通信系统面临的成本、功耗、时延、CSI误差等诸多约束,深入研究NOMA系统的可达性能,揭示关键
水声通信技术利用声波实现水下远距离通信,是海洋环境观测与目标探测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水声信道的开放性和不可靠性,水声通信信号容易被窃听,甚至遭到恶意攻击,因此,水声通信的隐蔽性和安全性成为设计水声通信系统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传统隐蔽水声通信方法主要通过扩频或多载波调制等手段,降低通信信号的信噪比,使其难以被窃听者检测,从而达到隐蔽通信的目的,但是这些方法会减小水声通信的有效通信距离。而仿生隐蔽水
晶圆的制造是一个复杂且昂贵的过程,任何一个制造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晶圆的缺陷。当缺陷位于“关键区域”时,会造成功能故障,导致重大损失;即使没有造成明确的功能故障,也会存在潜在的可靠性问题。相应的,晶圆的制造流程中也存在检测环节,有经验的工程师可以通过分析晶圆检测数据,对生产制造中的问题进行修正,从而提高良率。因此,晶圆检测数据的分析工作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晶圆检测数据的规
拍摄过程中模糊伪影是最为常见的缺陷之一,物体的运动或者相机的散焦都会产生模糊。其中运动物体产生的模糊和散焦产生的模糊一般为空间变化的模糊,图像中不同区域的模糊程度不同,使得去模糊问题变得更加难以解决。针对散焦模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显著阶跃边沿结构的图像去散焦算法。为了降低散焦纹理区域和平滑区域的影响,将L0范数的梯度稀疏先验用于估计显著阶跃边沿结构,在显著阶跃边沿结构的边沿处估计散焦方差,减小非阶
视频监控系统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其产生的海量物联网数据以及用户对于低时延和智能化系统的服务质量要求给整个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该挑战并且及时、准确地获取有用的监控信息,系统不仅需求高效的图像识别算法,更为关键的是如何解决计算和通信资源的瓶颈。近年来,“边缘+AI”成了智能化解决海量数据处理的一种可选项,也被广泛地使用。“边缘”是指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