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高压共轨柴油机共轨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rq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压共轨柴油机作为当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柴油机,它不但能实现柴油机喷油正时和排气正时的精确控制,而且还可以实现喷油压力与柴油机的转速完全分开,保证柴油机在任何工况下都能达到最佳的喷射压力,在不失柴油机动力性的基础上降低排放,顺应全球对节能减排的要求。目前国内研究所、高校和大型柴油机生产商对车用柴油机的研发已经比较深入,但是对船用大型低速高压共轨柴油机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对车用和船用大型低速高压共轨柴油机的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后,以瓦锡兰公司生产的船用大型低速二冲程高压共轨柴油机7RT-flex60C为对象展开研究工作。首先,根据其共轨系统的特点分别从燃油共轨系统、伺服油共轨系统、控制油共轨系统和WECS-9500控制系统等分别介绍各系统的主要设备和工作原理。其次,以流体力学中的连续性方程和运动方程为理论依据,结合控制逻辑按照模块化建模的思想分别建立燃油共轨和伺服油共轨的物理简化模型和数学模型。在对燃油共轨系统建模时,充分考虑燃油压力变化对其密度、弹性模量和运动粘度的影响。最后,对所建模型进行数值计算求解,在求解过程中分析了采用特征线法存在的困难,选择经验公式法求解数学模型得到了满意的数值计算结果。运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建立共轨系统的仿真模型。利用仿真模型,分别对高压油泵凸轮的升程及柱塞腔压力、中间储油器与燃油共轨管压力及流量、ICU流量控制活塞的位移与前腔压力、喷油器针阀的升程、伺服油泵柱塞的位移及柱塞腔压力、收集器与伺服油共轨管压力、VCU控制活塞位移与前腔压力、排气阀位移进行了模拟。用仿真得到的喷油量与实验测得的喷油量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程序的正确性。之后通过对比不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一些结论,经分析判断,数值结果与实际系统的特性基本一致。为国内对船用大型低速二冲程高压共轨系统的研发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其他文献
全局路径规划技术是决定机器人智能化水平高低的关键技术,它是自主导航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针对全局路径规划算法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了路径规划问题的特点,并结合
目的:探讨在骨关节与运动损伤疾病使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机制的效果.方法:使用计算机对1990年-2018年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中涉及的骨关节与运动损伤疾病中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2例,将其依据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8例)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已成为主要的民生问题之一。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对于环境保护、污染控制及治理是十分必要的,激光雷达利用发射的激光束与
在浅海中,海底混响是海洋混响的主要组成部分,海底混响是由海底散射引起的。海底散射强度是描述海底散射的重要物理参数,随着双基地声呐的研究和应用,迫切需要研究海底散射强度与入射方位角、入射掠射角和散射方位角、散射掠射角的关系,即海底三维散射强度。本文主要研究海底三维散射强度的测量方法。本文首先从海底散射强度的定义出发,引入一种海底三维散射强度的计算模型,并根据此散射模型对海底散射强度与入射掠射角、散射
广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我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进程在不断加速,船舶起重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海上作业工具其重要性也在日益增加。但是与陆地起重机不同,船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半导体工业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机器视觉技术正被运用到各个领域,从普通的日常生活到航空航天都能看到其身影,前景非常广阔。本文中三维重建是基于机器视觉的一种
随着IC制造工艺、超精密加工、精密仪器及生物医学工程等众多领域的不断发展,对定位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近年来,大行程精密定位技术-直是精密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
现代科技和商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多媒体处理终端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多媒体应用中,视频压缩编解码是基础技术,是构建多媒体系统的关键模块。ISO/IEC等标准化组织已经提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