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与盈利能力相关性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gu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报表中的净利润指标是上市公司的生命线,也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以盈利的可持续性为标准可以把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分为经常性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两部分。财务报表使用者应对上市公司披露损益信息的盈利持续性有清晰认识,以此对公司的经济实力和长期盈利能力作出进一步判断。非经常性损益由于具有偶发性、非重复性的特性,易于被上市公司用作操纵绩效的工具,进而影响报表使用者对其实际盈利能力的客观评价。因此,相关利益方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信息披露情况越来越重视。我国证监会分别于1999年、2001年、2004年、2007年和2008年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五次定义和规范,对非经常损益信息披露进行严格管制,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加大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力度,使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常态化、公开化。既然非经常性损益的信息披露对报表使用者来说非常重要,而报表使用者最看重的又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那么二者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由此,引出本文的核心—非经常性损益信息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相关性。本文通过研究证明降低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非经常性损益贡献率)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实际盈利能力。  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非经常性损益信息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方面的理论文献并阐述国内外相关的准则规范,运用理论阐述和具体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探究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粉饰财务业绩进而影响其实际盈利能力的具体手段,选取2009-2011年三年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169家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其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和盈利能力的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并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检验自变量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相关程度,证明了本文的原假设。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建立综合指标监管体系等具体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在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妈妈都有一个相同的烦恼,那就是自家的娃不爱吃饭,或者说不愿好好吃饭。面对这个问题,妈妈们绞尽脑汁,用尽浑身解数。有位热爱料理的日本妈妈,她从女儿们都比较排斥的鸡蛋入手,用自己的厨艺硬是把鸡蛋玩出了花。
期刊
现代港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由简单的物资中转和集散地,转变为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更逐渐演变成为汇聚人才、信息、科技等要素的重要的综合场所。因此,港口不仅是保障一个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了预测、决策、控制与考核的依据,制定一套完整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系统、客观、准确的评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将成为社会关注的
期刊
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形成了国际化产业分工体系的建立,制造业价值链的垂直专业化分工以及战略外包市场逐渐发展和完善,因此促进了越来越专业化的设计和委托生产服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