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强化抗血小板治疗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do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龄(≥75岁)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发生率,以及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评估。方法280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高龄冠心病患者,通过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的方法进行筛选。将58例A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氯吡格雷组(C组,n=29)和联合治疗组(P组,n=29)。氯吡格雷组停用阿司匹林两周后改用氯吡格雷(75mg/d);联合治疗组在继续使用原剂量阿司匹林(100mg/d)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d)。两组病人均在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同时测定血常规、肝、肾功、凝血机制等指标,随后所有病人随访至少3月,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28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中,58例存在AR,占20.7%。治疗1月后,联合治疗组与氯吡格雷组均能使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下降(分别为P<0.01和P<0.05>,ADP诱导时,联合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由90.3±15.4%下降至30.6±11.7%,氯吡格雷组血小板聚集率由89.1±13.9%下降至54.5±12.2%;AA诱导时,联合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由46.8±8.6%下降至18.5±12.4%,氯吡格雷组血小板聚集率由48.7±9.7%下降至30.1±9.2%。与氯吡格雷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效果更加显著(P<0.05>。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轻微,并未增加出血风险。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AR发生率较高,发生血栓性血管事件的风险高。通过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从而降低AR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且安全性好,不增加出血风险。这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汽车产量的与日俱增,汽车灯具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车灯的快速发展能够改善驾驶环境,令驾驶变得更安全和更舒适。目前,各类灯具的技术已日趋成熟,投放各领域市场
岩体结构面优势分组是研究岩体力学性质与水力特性的基础,通常的分析方法是只根据产状进行划分。鉴于结构面其他特征对岩体力学性质的重要影响,考虑结构面倾向、倾角、迹长、
镜子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传统意象,在历代作品中都可见其踪迹。在《全唐诗》中,镜子意象大量地出现在诗歌里。唐诗中的镜子意象与唐代文人的自我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镜子意象
目的:中医药信息资源存在的古今概念差异、一词多义、多词一义等问题成为知识工程建设的瓶颈,本研究通过对中医骨伤古籍术语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在本体工程方法的指导下,运用
流俗的现代性,通常站在主体的位置上,审判技术之于人的异化。随着摄影术的到来,机器之眼所看见的一切,似乎与人肉之眼发生冲突。在这样的冲突中,现代性获得它精确的形象轮廓
<正> 三、对用户整体进行分析企业产品销售的变化是由用户整体需求的变化所决定的。因此,对用户整体需求情况进行分析是预测销售变化趋势时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在对产品的用
<正>借鉴欧美日韩等成熟汽车后市场的发展经验,连锁化、品牌化和专业化已经成为未来国内汽车后市场的发展趋势,汽车后市场将从碎片化的单个市场走向连锁的集团作战。日前,由
目的:探讨中医外感风热、湿热证诸多致病因素与发病的量的关系,以及各病因因素之间的多维相关关系。方法:根据中医外感病发生发展的理论,结合物元的可拓性、气象学、临床流行
内部结构单元的特征以及单元间的相互联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配位聚合物本体的宏观性质。这种构性关系也成为配位聚合物结构和性质设计所遵循的一个原则。近年来,为了得到期望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anagement’s Discussion and Analysis,简称MD&A)信息都被认为是提高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