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时期以来20多年范围内遴选的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五部获奖作品,《张居正》、《曾国藩》和《汴京风骚》均取材于封建王朝中兴名臣的事业与人生。但学术界从名臣中兴事业角度尚缺乏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全面梳理当代历史小说名臣形象书写的基础上,集中分析这三部代表性作品,展开对中兴名臣的人格内涵、文化智慧、事业命运及其历史文化基础的探讨,并进而对创作主体的精神立场、叙事风貌以及当代历史文学的现代性问题略成己见。
论文认为,这三部作品审美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名臣文化人格及其社会历史渊源、文化智慧及其历史启示、中兴事业及其悲剧命运这三个方面。《张居正》表现了“权臣”张居正的事业追求及其功利性特征,以及他在特定人治体制下功业辉煌却人亡政息的命运悲剧。《曾国藩》揭示了“文化完人”曾国藩所体现的丰富的儒家文化内涵及其内在矛盾,反映出他强毅坚韧、悲苦倍尝,却因身处末世而无力回天的时代悲剧。《汴京风骚》侧重于主人公王安石的政治信仰及其人格要素的挖掘,着重呈现了他主观坚守而时势逼迫所导致的精神悲剧。三部作品均全面而深刻地展示了中兴名臣的事业道路、用人方略、处世智慧与精神心理,从而蕴藏了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创作主体对作品主人公敬仰与悲悯相交融的审美情怀,则透露出其精神意味相当复杂的现代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