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教育理念蕴涵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uto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生命活动,它的真谛与要义在于获得属于人的生命。人类通过教育来传承认知,并在漫长的进化中理解和超越自身的生命。但是在人类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中,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目的的功利性,教育常常被扭曲运作,甚至出现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异化。与此同时,一个回归生命本身、重构生命价值的教育思潮正在兴起。  从根本上讲,教育的问题是一个生命的问题。生命教育理论的提出与实施即是对教育回归生命这一话题的一种回应。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生命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考察,并对其理论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人们对生命教育尚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没能把握住生命教育的实质,对生命教育有望文生义、断章取义之嫌。所以,要弄清生命教育的本质和精神内涵,就要从哲学的高度对生命教育进行思考。用理性的态度与反思的精神对待发展中的理论,才能更好地促进理论的成熟与实践的不断进步。  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法和解释研究法,以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为基本参照点,对生命教育的理论进行了批判和反思,总体思想是通过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的三维解读,对生命教育的目的观、知识观和学习观进行审思,并得到了启发。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  导论部分是国内外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综述,以历史的角度对生命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进行了梳理;并且对中西方文化中的生命思想和生命意识进行了回顾,对比了其异同点,为进一步探讨生命教育提供了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一部分是对生命教育的现实困境的考察。认为生命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困境与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不足不无关联,因此需要对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进行追问与反思,进而明确生命教育的实践取向。第二部分是对柏格森生命哲学思想的三维解读。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与教育学之间存在着“生命”的联结,并渗透到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中。这种“生命联结”主要集中在非理性、生命与直觉这几个着力点上。第三部分是运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思想对生命教育进行审思和建构。认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可以为生命教育的目的观、知识观和学习观带来启发,可以作为生命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一个简要总结,提出生命教育理论研究不能止步于一种现成理论,而是需要结合具体现实,用一种批判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其他文献
当今的汽车产业,最热的话题莫过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传统的内燃发动机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新能源燃料汽车正在蓄势待发,与此同时多领域汽车新技术亦在飞速发展中.
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发展,志愿者已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关于志愿行为的动机问题,即“是什么促使人们去进行志愿者活动?”成
语言习得研究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这一领域的研究关涉到当代语言学理论的立论基础。儿童语言发展是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研究和儿童
双语者(Bilingual)是指人们掌握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或者方言的个体。双语者的心理表征一直是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有关双语心理表征的研究发现,双语者的心理
时下正是我国高校后勤系统的社会化改革和过渡时期,高校后勤人员的管理问题,尤其是教育和培训问题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了几所北京高校,客观了解其
古罗马作为西方古典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继希腊古典文明衰落之际迅速崛起,将西方古典文明的发展推向了最高峰。在现代很多学者看来,古罗马灿烂辉煌的文明背后,充斥着其血腥、残忍的
20世纪40年代,人道主义伦理学家埃利希·弗洛姆立足于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与社会的思考后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回答了“爱是什么”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问题。弗洛姆认为:爱是对人类
研究目的:为了解我院大学生肥胖者和偏瘦者每日能量变化、体质和身体成分的相关关系,提出合理的控制体重方案,以利于将体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脂肪与肌肉的比例适宜,以降低与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集团作为一种新兴的办学组织形式,并不是偶然产生的,它是市场经济发展下的产物,也是职业教育为了提高自身的办学效益,对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进行有益改革和探索。
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大学教职工代表在教代会制度中的参与情况进行了研究和考察,运用制度理论及制度分析方法对教职工代表的参与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供了高校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