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形态控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garet9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空聚合物微球因其壳层聚合物与中空部分的空气之间存在较大的折光指数差,从而具有优异的遮盖性能,可用作遮盖性颜料、抗紫外添加剂和手感改性剂等,广泛地应用于涂料、造纸、皮革、化妆品等行业,同时在微胶囊材料、医药保健等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鉴于此,本文开展了聚(丙烯酸酯/苯乙烯)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合成研究,探讨了渗透溶胀法制备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工艺条件,研究了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形态影响因素。   第一章主要对国内外中空聚合物微球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总结了渗透溶胀法、动态溶胀法、w/o/w乳液聚合法、封装非溶剂乳液聚合法、模板法、自组装法等制备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经过分析比较,提出了渗透溶胀法制备中空聚合物微球的研究课题。   第二章主要对核壳乳胶粒子制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实践研究。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种子乳液,接着以种子乳液聚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羧酸核,然后再在酸核表面包裹壳层聚合物形成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核壳胶乳粒子。   考察了羧酸单体、乳化剂、引发剂、种子的用量以及预乳液滴加时间等聚合条件对酸核制备的影响。实现了酸核粒径在120nm~350nm范围内的调控。考察了影响核壳包裹的因素,采用壳层单体和丙烯酸共聚作为过渡层成功地解决了疏水性单体在亲水性酸核上面包裹热力学不稳定的问题,简化了制备工艺。通过电导滴定法研究了疏水壳层单体在亲水羧酸核上的包裹过程,提出了核壳包裹模型。   第三章着重探讨了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形态控制因素。应用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镜、反射光测定仪、电导滴定等方法考察了碱处理条件、酸核羧酸的含量、核/壳质量比、壳的组成对中空聚合物微球形态和性能的影响。   第四章则总结了全文的工作。
其他文献
“喔喔喔——”闹钟响了,该起床啰!
期刊
成功地预测聚合物混合体系相行为,可以指导聚合物材料的设计和加工。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对聚合物混合体系相行为的研究就成为了高分子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由于多
结构明确的嵌段共聚物在溶液自组装形成纳米聚集体及制备具有纳米结构化表面的薄膜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吸引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三嵌段共聚物PEO-b-PDMS-b-PEO,由于其独特的分
基于城市森林的建设与发展的情况和表现形式,城市森林的设计与营造要结合城市总体发展的政策规范、城市生态建设、森林培育及森林生态等相关方面的原理和要求,特别是要结合城
在本论文的工作中,发展了一种新型亲电酯基官能化的硫二氟亚甲基化试剂,并且对该试剂的反应性进行了相关研究。  第一部分:从DAST、TMSCF2CO2Et以及对甲苯磺酰胺出发,在温和的
本文主要以刚性邻香兰素、丁香醛为配体,与不同的过渡金属盐及稀土金属盐反应,合成了7个同核d、4f金属配合物及2个同核的配位聚合物。其中由邻香兰素制备了3个含稀土Tb(Ⅲ)、Gd(Ⅲ)、Yb(Ⅲ)的多核金属配合物,由丁香醛制备4个含Mn(Ⅱ)、Ni(Ⅱ)的多核金属配合物,及2个分别含Tb(Ⅲ)、Cd(Ⅱ)的配位聚合物。本文对合成的新金属配合物及配位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解析,并对它们的发光性质进行研究;同
本论文主要研究醋酸铜促进的克服杂环导向的选择性C-H键官能团化反应以及该方法在药物化学后期修饰中的应用。  由于过渡金属催化的C-H键活化反应具有原子经济性、步骤高效
以生物大分子为靶的药物研究已开展多年,其中以核酸为靶的研究一直非常活跃。临床上使用的许多抗癌药物都以相关DNA为作用靶点,通过与DNA发生相互作用破坏其结构,进而影响基因调
近年来,随着金属多层膜,磁隧道结和钙钛矿锰氧化物等材料中磁阻现象的发现,以研究磁阻效应(MR)的机理和应用为目的的磁电子学迅速发展。其中,钙钛矿结构的稀土锰氧化物以其超大的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高氧化态的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的合成。核心策略是利用两个关键片段的Homoaldol偶联和新型的Mukaiyama-Michael环化反应汇聚式地构建中等氧化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