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感染猕猴肠道菌群分子解析及消化、呼吸、免疫系统免疫相关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hsjx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最重要的致病原之一,为了进一步研究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机理,本实验对疑似感染肺炎链球菌猕猴进行解剖,并进行了微生物分离鉴定。同时采用H.E染色法对自发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猕猴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观察。肠道菌群在宿主的营养、代谢和宿主免疫保护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也与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论文对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猕猴和健康猕猴,采用不同类型分子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猕猴肠道菌群的组成变化。在此基础上,本实验以自发性感染肺炎链球菌猕猴为实验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系统在感染前后IL-6、IL-2、sIgA、IFN-y以及CD3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得到了如下实验结果:1、微生物分离鉴定结果:从心、肝、脾、肺组织及血液中分离到草绿色溶血菌株;胆汁溶菌实验和optochin实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肺炎链球菌,且为optochin敏感菌株;小鼠毒力实验结果表明本分离株对小鼠致病力强,为肺炎链球菌强毒株;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与肺炎链球菌同源性高达99%以上,从分子水平上证实本实验分离到肺炎链球菌。结果表明本实验中采用的猕猴为强毒肺炎链球菌菌株感染猕猴。2、病理组织学结果:发现淋巴结出现大量巨噬细胞及粒细胞;脾血窦间隙增大,淋巴细胞增多;肺脏和气管均发生明显出血,肺泡隔增厚,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组织有广泛性的出血,部分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胃肠道黏膜层的腺体细胞发生广泛性的变性、坏死,腺体萎缩、结构破坏,黏膜层淋巴细胞大量增加;食管无明显病变。研究结果表明肺炎链球菌感染组猕猴出现了较为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3、PCR-DGGE技术分析结果:本研究通过对比2种DNA提取方法,提取到健康猕猴和肺炎链球菌感染后猕猴肠道菌群总DNA,利用细菌16S rRNA V3区通用引物进行扩增,产物经DGGE电泳,利用Quantity one图象分析软件对DGGE图谱进行分析;采用UPGAMA进行聚类分析;并计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指数,Margalef指数和Berger-Parker指数,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来测定群落结构形态。结果表明:试剂盒法提取的DNA纯度和数量上优于传统方法,DGGE图谱分析表明健康组猕猴肠道菌群结构相对稳定,PCR-DGGE条带数量以盲肠和结肠最多,其次是直肠、回肠和空肠,十二指肠最少,而肺炎链球菌感染组猕猴的各段肠道条带数显著减少(P<0.01),不同动物和肠段间菌群组成差别很大;健康组猕猴肠道细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丰度均高于感染组,与感染猕猴临床和病理表现相一致,感染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降低。4、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采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建立6个菌属包括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和芽孢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健康组猕猴和感染组猕猴肠道内该6个菌属的数量和组成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被检的6个菌属均为猕猴肠道中优势菌群,且其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含量最高(拷贝数对数分别为7.692±0.905,7.529±0.979),各个菌属在盲肠、结肠和直肠中含量高于肠道前段。肺炎链球菌感染后猕猴肠道优势菌群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乳杆菌、双歧杆菌和拟杆菌拷贝数均显著下降(P<0.05);芽孢杆菌和肠球菌数量也有一定程度下降,而大肠杆菌拷贝数有所增加,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表明肺炎链球菌感染后猕猴肠道菌群失衡,与感染诱发的肠道炎症反应之间易形成恶性循环,本研究结果也对肠道菌群结构与机体健康关系提供新的启示。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1)消化系统(食管、胃、空肠、盲肠以及肝组织)检测,结果显示IL-6、 IFN-γ以及CD3感染后水平升高,IL-2、sIgA则呈现下降趋势。各种因子的表达主要集中在黏膜层。IL-6和IFN-γ在感染组的表达面积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其中在空肠、盲肠和胃组织的表达更明显。IL-2在感染组的表达面积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但是光密度值显示感染组显著升高(p<0.01)。CD3和sIgA阳性细胞表达面积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sIgA仅在空肠有显著降低,而CD3也仅在空肠和肝脏有显著升高(p<0.05);CD3阳性细胞光密度值在肝脏和空肠明显增加,其他组织差异不明显。(2)呼吸系统(气管、肺)结果,感染组猕猴IFN-γ蛋白的阳性细胞面积在肺、气管和血管都明显增高(p<0.05),sIgA在感染组各组织的阳性表达也呈升高趋势,在气管的差异显著,IL-2蛋白的阳性表达面积略有增高,IL-6蛋白表达面积与健康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在气管,阳性细胞光密度值显示,和健康组比较,感染组IFN-γ、IL-2蛋白有明显增加(p<0.05),在血管和肺也仅有IgA和IFN-γ因子呈显著增加(p<0.05)。感染组猕猴肺脏和气管CD3蛋白表达产物的光密度值略高于健康组,但差异不明显,而其蛋白表达产物总面积则小于健康组,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3)免疫系统结果(脾和淋巴结),感染组猕猴脾脏内IFN-γ、IL-2蛋白的阳性表达面积都较健康组显著升高,而淋巴结的表达面积在两组间并无显著差异,除CD3外,各细胞因子和抗体都较健康组增加。感染组淋巴结内5种因子蛋白的表达光密度值均高于健康组,其中IL-6蛋白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IFN-γ及IL-2蛋白表达量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可看出,各种细胞因子和抗体的变化反应了肺炎链球菌对黏膜免疫系统的影响,这可能与肺炎链球菌的致病力相关联。整体上,与健康组比较,感染组IL-2在呼吸和免疫系统的表达面积增加而消化系统减少;IL-6表达面积在呼吸系统降低,免疫和消化系统增加;IFN-y在消化系统表达面积增加,而其他系统表达变化不一致;CD3在呼吸和免疫系统的表达面积减少,而消化系统整体增加;IgA的表达面积在呼吸和免疫系统的表达面积增加而消化系统减少。各个细胞因子相互联系,形成细胞因子网络,通过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互协作抵御肺炎链球菌的侵害。
其他文献
数字系统的两个主要工作是信号处理与信号传输,而芯片片内信号处理带宽的提升速度高于信号片外传输带宽的提升速度,使后者往往成为设计高性能数字系统的一个瓶颈。随着芯片接
进行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方案设计与田间示范,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区比习惯施肥区、空白区分别增产8.67%、32.47%。扣除肥料成本后,配方施肥区比空白区净增值3 770元/hm2,比习惯
随着社会迈入“智能时代”,身边无处不在的智能机器和传感设备对高性能的ADC(模数转换器)有较大的需求,SAR(逐次逼近型寄存器)ADC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结构。通常情况下,SAR
高透光率玻璃盖板已广泛应用于办公设备、手持电子设备及可穿戴电子设备中。作为显示屏幕的重要保护材料,其材料本身与显示材料的结合程度越来越高,成本也越来越高。由于玻璃
联合视频小组JVT(Joint Video Team)在2003年5月推出了ITU H.264标准(也称MPEG4 Part10(AVC)标准),它比以往的视频标准有着更好的压缩效率。H.264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例如4x4
统计过程控制理论(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SPC)是一种能够推动质量发展的有效理论,对质量的持续改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统计过程控制理论的应用条件是采集到的质量数据
<正>林业是特殊的资源性资产,作为一个产业,从构建林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来看,单纯依靠行政力量难以解决"用绿""活绿"的任务,应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构建以市场化为基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逐渐提高,特别是对皮肤保护和环境健康监测的日益重视,使得新兴的物联网技术中多节点探测对紫外探测器的需求不
光纤Bragg光栅(FBG)是现代光学传感领域最重要的传感元器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各领域,可实现多种物理量的传感测量。应变是FBG直接传感量之一,检测均匀应变时,FBG反射
“精准扶贫”作为党和国家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已进入全面脱贫的冲刺期,必须创新扶贫开发新思路,不能只喊口号,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