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科书历史性梳理研究是教科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理教科书研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本研究可以初步把握新时期地理教科书变革特征,阐述地理教科书研究背景与现状,一定程度上促进地理教科书研究与地理课程理论的发展,为新课改提供动力。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自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学生受众的相似性与分层性使得教科书成为教材体系中的主要部分,确立了教科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赫尔巴特、杜威、马斯洛、罗杰斯对教科书都有不同角度的论述。而我国的教科书研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曾天山主要是对教材改革特点与脉络进行研究,石鸥则着重于教科书本质的研究与历史性研究等。国内的地理教科书研究主要分为地理教科书基本理论研究、地理教科书比较研究、地理教科书评价研究等。国外地理教科书研究类别主要有教科书使用研究、教科书发行制度研究和教科书政治学研究等。教育政策是高中地理教科书的变革动力之一。2000年至2020年国家出台了许多教科书相关政策,促进了教科书管理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地理课程标准的变化体现了地理教科书在编写过程中重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20年来高中地理教科书内容篇幅有所增加,以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人文地理知识为中心,对学生地理技能、地理学习过程与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培养,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运用成熟的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分析法与从教科书文本系统、图像系统变化中可以看出部分选修内容被调整到选择性必修中,地理教科书栏目种类有所增加,案例运用的渗透性增强,使地理教科书更加符合教师的需要和学生的心理年龄。相比于2003版地理教科书,2019版地理教科书的排版设计更加网络化,沉浸感有所提升。数字教科书与研学旅行教科书等新型教科书的发展初见端倪。对20年地理教科书进行内容分析发现:21世纪初高中地理教科书的地理科学系统性、地理知识时代性特征强化,地理知识系统相对扁平化。在地理教科书中设置情境,减轻教师课程导入负担,更加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学生的发展由以鉴别筛选为重点转为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重视学生的终生发展。根据我国高中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国外大学预科地理教科书优点的基础上进行适应与整合,推出了符合中国特色的地理教科书体系。在目标导向中凸显了人的价值,重视学生未来的发展。21世纪初期我国教科书相关政策正在逐步规范与明朗,相关机构的建立保证了教科书管理工作的进行。高中地理教科书内容变化较大,教科书的直观性与系统性不断提升,高中地理教科书在新领域的发展充满生机。无论是从地理科学本身、学科体系维度还是从教育科学维度,21世纪初高中地理教科书正不断走向成熟。要加强地理教科书学科建设,特别是地理教科书理论的发展,不断推进教科书试点层次化。增加地理教科书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建立综合学科。要继续深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以人教版为基础促进各版本地理教科书均衡发展。紧跟时代步伐,推动地理教科书内容与形式变革。综合多门学科,促进地理教科书的多元发展。地理教科书要加强社会互动,打破思想藩篱,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突破固化思维,探索人地关系新理念。本研究试图创新之处在于对高中地理教科书研究维度的拓展,不仅考察高中地理教科书本身的变化,还要研究其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关系;不仅对其内容组织进行研究,还对其设计形式进行考量;不仅研究纸质教科书形态,也会对数字地理教科书等新型教科书进行展望。从历史的、学科的以及综合的维度解读高中地理教科书的变革趋势。本研究的不足首先是:在地理教科书的搜集中由于出版与时间的限制,本文主要考察对象为高中地理教科书的必修部分,对于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部分主要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进行考察,因此与这两部分实际变化会与教科书本身的内容变化会有一定的差别。另一方面,本文主要是基于教科书内容的文本研究,由于条件限制未对其应用部分进行调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尚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