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式可植入式传声器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us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压电式可植入式传声器的体外测试 目的:压电式可植入式传声器适用于全植入式助听装置,它由压电陶瓷双晶片制成,植入中耳后可将听骨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该研究对自行设计、加工的压电式可植入式传声器进行体外模型的测试,初步了解相关技术性能.方法:1、在体外以扬声器作为声波振动源,与可植入式传声器连接,传声器输出端连接示波器,输入250Hz-8000Hz倍频,97db SPL的纯音信号,记录输出信号电压幅值(峰峰值),由此得出灵敏度和频率响应.2、输入信号仍为纯音,将可植入式传声器的输出端与22道电子耳蜗连接,记录各频率的纯音经过可植入式传声器处理后刺激电子耳蜗产生电脉冲的电极位置和输出图像,并设2组对照:(1)以麦克风代替传声器进行实验.(2)将信号发生器发出的电信号直接输入电子耳蜗.第二部分 压电式可植入式传声器的体内(动物)实验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考察压电式可植入式传声器在体内的技术性能和稳定性.方法:1、急性动物实验:(1)通过手术将可植入式传声器固定于猫的锤骨头,于鼓膜前方输入250Hz-8000Hz倍频,97db SPL的纯音信号,记录输出信号电压幅值(峰峰值),由此得出灵敏度和频率响应.共测试8耳,取平均值.(2)可植入式传声器固定于猫的锤骨头,输入信号仍为纯音,将其输出端与22道电子耳蜗连接,记录各频率的纯音经过可植入式传声器处理后刺激电子耳蜗产生电脉冲的电极位置和输出图像.以上实验均设:中耳腔对照组——将传声器空置于中耳听泡内,不与任何结构接触,直接感受空气中声波的振动;鼓膜穿孔对照组——传声器仍固定于锤骨头,人为造成动物鼓膜大穿孔后进行测试.2、压电式可植入式传声器的植入实验:将传声器植入动物中耳,饲养2月后取出,观察动物中耳和传声器的状态.共植入2只动物的2耳.结论:该实验组自行研制的压电式可植入式传声器在体内(动物)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好的频响特性;在电子耳蜗系统中可能取代麦克风进行声信号的传递和转换;在体内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将其应用于全植入式助听装置是可行的.该实验为全植入式助听装置的研制提供了基础的依据.
其他文献
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需要明确行业、企业参与权利与义务,以就业为导向,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改善参与政策环境,以行业需求人才为标准,促使专业教学更具针对性、
我们研究的目的是对359株结核分枝杆菌分别应用4种基因分型方法进行分型,就其分辨率及稳定性进行比较,选择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流行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的开展情况越来越重视.再加之,对思政课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各科教学的过程中,已经成为教学工作者的首要
高校要搭建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提升资源利用率,有助于提高高校绩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最终形成一个将高校发展战略与个人行动有效结合的管理体系,从而确保高校的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动力.加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建设,才能不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