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与张资平小说的艺术特质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92zhangshu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为切入点,探寻张资平小说中自然主义艺术特质的生成与意蕴,借以加深对中日文学在“五四”时期交流的深度透视。本论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第一部分侧重于材料的梳理和挖掘,后两部分则侧重在对文本细读基础上的具体现象的剖析。从整体布局来看,论文着重论述后两部分。本论文的具体框架如下:第一部分,结合明治时期日本社会现实和文学价值取向,梳理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生成与演变的轨迹,凸显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特质,并阐释它在中国现代文坛发生、发展的过程及产生的影响。第二部分,重在对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与张资平小说创作关系的分析,采用“影响研究”的方法,就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对张资平小说创作的影响进行实证考察,力求从具体文本入手,阐明张资平小说对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承续和由此在其创作中表现出的艺术和创作特质。第三部分,主要对张资平小说长期淡出读者视阈的原因进行探讨,肯定其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坛出现的合理性,并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张氏自然主义小说呈现出的现代文化意蕴,以期客观、公允地考察“文学史现象的张资平”。同时,在中日两国近、现代文学碰撞的背景下,就张资平对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之接受形态进行全新思考,进而认识到,张资平通过对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接受和承转,不仅使得日本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在中国现代文坛得到较全面的运用,而且也丰富了新文学初创时期的创作方法。此外,他在创作中的性描写也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文学描写性爱的禁区,阐释了现代婚姻、性爱观念,给予了“五四”新文学经由文学创作宣扬人的自由与解放以别一种方式。以此证明,张资平的小说创作不仅给中国现代文学增添了新的创作元素,而且对中日两国间的文学交流和沟通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为获得对水貂具有免疫刺激活性的CpG ODN序列,设计合成了45种含不同CpG基序的DNA序列,应用MTS比色法测定合成CpG ODNs刺激水貂PBMC增殖的能力,结果有11条CpG ODN对水貂PBMC有
陶弼是北宋仕宦广西长达二十多年的一位地方官,是庞大的寓桂文人群体中比较突出的一位。其生平事迹虽有传记和墓志铭等的详细记载,然尚存有诸多疑点和空白;其诗集《陶邕州小集
在庞大的宋代诗歌体系中,诗人留下的诗序在数量上与诗歌相比,虽然所占的比例不大,但却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本文将北宋诗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从诗序的发展
元好问和辛弃疾作为北方金源和南方南宋的文坛巨擘,代表着金宋两大词坛的最高创作成就。因之,对他们的研究也构成了词史上个体作家研究的“显学”。不过这些研究多未能跳脱出个
都市文学的研究至今为止仍然如火如荼,但是顾虑到都市文学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尝试联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都市文学的文化社会语境,以新生代都市小说作为论述对象,全面审视新生
目的探讨后前路减压、前路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双侧关节突绞锁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3月至2012年5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双侧关节突绞锁患者37例,男2
水果识别是自动化采摘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为了提高水果识别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设计了一种水果采摘机器人视觉识别系统。首先,采用多种预处理方法对样本数据进
戈壁珍稀动植物是生存在荒漠中的生灵,是鲜为人知的生命。柴达木盆地的戈壁干涸,黄沙漫天。然而,在荒芜的地表下,在恶劣的环境里,或是你不易察觉的阴影处.繁荣着另一个世界,
为了分析含硼冷镦钢10B21冷镦开裂的原因,对其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金相检验、能谱分析等手段对开裂试样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含硼冷镦钢10B21开裂是
叶广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中国文坛上,一直是一道独具魅力的文学景象。叶广芩的作品不多,但因她始终坚持对传统文化的展现、对生态保护的关注,思考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