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河鲀体刺的非光滑表面减阻特性与流场结构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d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生物优异的减阻功能表面和结构等减阻特征,在节约能源、船舶增速增程等方面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受洄游河鲀体刺特征启发,围绕仿河鲀体刺的非光滑表面在中低速情况下的减阻特性及其流场特征,展开了以下工作。采集河鲀体型、体刺等相关原型数据,结合水文特征分析河鲀洄游流场,将河鲀背部体刺分布与流场关系分解为排布位置与来流速度两个研究因素,根据边界层厚度确定减阻元形状参数取值,确定非光滑表面面积,设计减阻元分布方式。设计了仿生非光滑表面减阻性能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方案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单因素研究总体方案。确定仿生非光滑表面湍流流场求解方法、仿真方案,并对仿真方案进行验证。仿真阻力系数同理论估算阻力系数的相对误差均在工程误差5%以内,表明仿真方案可行,其结果可保证在一定误差范围内。通过仿真得到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得到影响减阻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仿真研究,获得非光滑表面减阻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减阻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排布方式、排布数量、排布位置、轴长以及底面半径;非光滑表面的总减阻效果最大可达30%以上,粘性减阻率超过40%;随着研究因素取值增大,减阻元轴长与底面半径的粘性减阻率和总减阻率呈阶段变化,减阻元排布位置与排布列数的粘性减阻率和总减阻率呈线性变化,减阻元排数的粘性减阻率和总减阻率呈抛物线式上升。分析流场速度、压力以及涡量可知,非光滑表面的边界层厚度增加,减阻元间隔有涡旋与低速回流;非光滑区域压力产生振荡并沿流向衰减,所分析表面其前三排压力差占比超过88%;非光滑区域上方为大涡量的流体强烈作用区,其近壁面及其后区涡量小于光滑表面;仿生非光滑表面的减阻机理可表述为:非光滑表面可降低近壁流体速度梯度,产生回流流体,减小近壁区域流体微团旋转运动,从而减小或抵消表面粘性阻力,降低能量耗散。最后在自制水洞试验平台,通过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测速系统对用树脂材料打印的非光滑表面样件进行试验,获得非光滑表面流场信息。流场对比验证表明:非光滑表面能使流场边界层增厚,减阻元周围产生涡旋、间隔内存在低速回流;此外,仿真流场的涡旋结构与试验流场有所差别,目前仿真尚不能用于预报实际流场涡旋结构。
其他文献
通过对车镇凹陷地质特征和油气成藏条件的分析,发现其发育5个含油气系统,5个含油气系统在形成过程中共享油气运移通道和盖层等成藏条件,构成一藏多源、一源多藏的复合含油气系统
历史地名是特定历史时期内对具体空间位置或空间范围的地理实体的统一称谓,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重要的文化遗产。关于历史地名的研究大多是从历史或文化角度展开的,而关于历史地
网络技术及其构成的文化图景已成为当今时代儿童学习生活的文化环境与时代背景,儿童的网络化生存是当代儿童直面的事实。本文从儿童学习视角,探讨网络时代儿童学习方式变革所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海量数据迅猛增长,这极大刺激了对于存储的需求。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云存储作为新一代存储技术,具有大容量、高效、经济、可靠的特点,这些使其
在北斗区域系统已经开通服务,北斗三号系统进入全面建设的背景下,北斗系统应用性能评估分析能力对北斗相关产业应用的发展尤为重要,然而,现有的分析评估方法缺少对复杂地形与
拟南芥从萌发开始,通过光受体感受光照信号,并以这些光信号作为依据,调节自身的生长与发育,从而使得它能够更好地利用光能合成自身代谢所需的有机物,这个过程被称为光形态建
目的:通过CT图像设计颌面部骨折手术中导板以恢复咬合关系一直都是一个挑战性的工作,本试验的目的是介绍一种新的针对颌面部骨折手术的外科手术导板设计的方法。方法:分别从1
近年来,由于对交通安全的日益重视,我国的交通事故率有所下降,然而在恶劣天气环境,特别是低能见度条件下交通事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在低能见度普通公路路段,驾驶员可通视的
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极具紧迫性与艰巨性的任务。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多措并举推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重污染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环保整治工作的重点,也在积极探索绿色转型,不断加大投入来推进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同时,随着“科学治污”的提出,以技术创新推动绿色发展的举措不断落实,助使产业优化升级。然而,环保支出的加大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责任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变革了传统零售行业,使各类电子商务网站得以迅猛发展;Web2.0时代的到来,使网络用户间信息变得更加开放和共享。传统电商平台正在融入社交要素,传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