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受体CRY2的相互作用蛋白BIC2的鉴定和功能初步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e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拟南芥从萌发开始,通过光受体感受光照信号,并以这些光信号作为依据,调节自身的生长与发育,从而使得它能够更好地利用光能合成自身代谢所需的有机物,这个过程被称为光形态建成。在光形态建成的过程中,拟南芥主要能够感受2种波长范围的光,UV-蓝光,红光-远红光。接收这两种波长光信号的蛋白质被称为光受体,光受体主要有四大类,其中隐花色素(Cryptochrome)是一类主要的蓝光受体。隐花色素这个小家族在拟南芥中有三个成员,CRY1,CRY2和CRY3。CRY1和CRY2主要感受蓝光信号并调控蓝光下的光形态建成和长日照下的开花。其中CRY1主要调控蓝光下对下胚轴伸长的抑制以及子叶的张开,而CRY2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与CRY1有一定的功能冗余,但是CRY2主要参与长日照下开花的调控。有研究表明,CRY2在受到蓝光激发后,会形成二聚体或者多聚体并进一步聚集形成光小体,与此同时,CRY2经历磷酸化以及泛素化两种翻译后修饰,并通过26S蛋白酶体途径发生降解。而磷酸化和二聚化与CRY2的功能有重要的关系。Yoshito等人通过对于全长c DNA过表达拟南芥文库的筛选发现了BIC1,这个基因的过表达会在蓝光下产生CRY1缺失的表型。本文利用改良的GFP结合蛋白对GFP-CRY2和BIC2-GFP进行免疫沉淀,并与质谱系统联用,验证了CRY2和BIC2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平行反应监测的质谱方法对蛋白质的丰度进行了靶向性检测,通过质谱采集的数据对相互作用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BIC2和CRY2的相互作用如果用GFP-CRY2作为目标蛋白进行免疫沉淀,检测到BIC2的含量是有蓝光特异性的,然而用BIC2-GFP作为目标蛋白进行免疫沉淀,则检测到的CRY2的含量并没有蓝光特异性。接下来,本研究验证了BIC2-GFP过表达及bic1bic2双缺失突变体植株的表型,发现BIC2的过表达植株具有明显的晚花表型和蓝光下下胚轴伸长表型,而同时缺失了两个BIC则会出现相反的现象,这暗示了BIC2对于CRY2的生理功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接下来通过在人类细胞HEK293T细胞系中过表达CRY2和BIC2,通过western验证,本研究发现BIC2在变性条件下会影响CRY2的二聚化,因此,本研究认为BIC2可能通过影响CRY2的二聚化来影响CRY2的生理功能。最后本研究使用排阻色谱在非变性条件下对CRY2复合体的大小进行了鉴定,CRY2无论是在黑暗还是蓝光下都会维持二聚体的形式,BIC2并不能在非变性条件下使CRY2的二聚体消失,因此CRY2的二聚化过程以及BIC2对CRY2二聚化的影响应该存在其他的机制,如在蓝光下会形成更加致密的二聚化结构等。本研究的实验为进一步研究CRY2在蓝光诱导下的光化学变化提供了线索。
其他文献
目前,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已经成为现代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发展的重要环节,一个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对经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随着银行业金融机构竞争的日益激烈,为商业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以及风俗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对于了解其他
土壤呼吸是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主要途径,为研究土壤呼吸、其组分和水热因子对秸秆与生物炭还田的响应,在重庆国家紫色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采用根系排除法联合运用
<正> 代际冲突指两代人在思想、感情上的隔阂所发生的矛盾冲突,亦即俗称的“代沟”.心理学家的调查发现,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发展,由于历史经验、历史感受的不同,两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未来几十年更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据预测,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突破4亿,老
通过对车镇凹陷地质特征和油气成藏条件的分析,发现其发育5个含油气系统,5个含油气系统在形成过程中共享油气运移通道和盖层等成藏条件,构成一藏多源、一源多藏的复合含油气系统
历史地名是特定历史时期内对具体空间位置或空间范围的地理实体的统一称谓,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重要的文化遗产。关于历史地名的研究大多是从历史或文化角度展开的,而关于历史地
网络技术及其构成的文化图景已成为当今时代儿童学习生活的文化环境与时代背景,儿童的网络化生存是当代儿童直面的事实。本文从儿童学习视角,探讨网络时代儿童学习方式变革所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海量数据迅猛增长,这极大刺激了对于存储的需求。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云存储作为新一代存储技术,具有大容量、高效、经济、可靠的特点,这些使其
在北斗区域系统已经开通服务,北斗三号系统进入全面建设的背景下,北斗系统应用性能评估分析能力对北斗相关产业应用的发展尤为重要,然而,现有的分析评估方法缺少对复杂地形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