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中国走过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农耕时代,我国的民族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村庄农耕文化。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所承载的不仅是知识、经验、智慧,更沉淀了民族优秀的精神基因,记载了人类的智慧和发展历史,展现着人们的思想状况和价值追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之“根”。然而,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我国民族文化进入一个与狼共舞的时代,某些文化已受到较大的冲击,甚至逐渐呈现出弱化趋势。因此,从民族文化中选择幼儿喜欢的民间故事作为语言教育的内容,不仅可以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也利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研究民间故事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具体实施策略,以期给广大幼教实践工作者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了民间故事,分析了民间故事用于幼儿语言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及幼儿民间故事教育的相关理论。民间故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故事是指与民间韵文体文学相对的民间散文体叙事作品,包括民间神话、传说,及狭义的民间故事:狭义的民间故事,指民间神话、传说之外的其他散文叙事作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民间故事用于幼儿语言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本部分最后阐述了幼儿民间故事教育的相关理论,包括儿童语言获得理论与儿童语言教育理论。
第二部分,探索了幼儿园民间故事教育,包括幼儿园民间故事教学与生活中的民间故事活动。民间故事教学可分为三部分内容,一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适宜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二是教学的基本步骤与策略,分为幼/L倾听故事、幼儿理解故事、幼儿表达故事三部分;三是分析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日常生活中的民间故事活动包括活动的基本要求与活动的基本方式两部分,活动的基本要求包括广泛利用资源和做好活动准备两部分内容,活动的基本方式包括故事大王讲故事、民间故事角活动、表演故事活动等。
第三部分,着重探索了家庭幼儿民间故事教育。文章具体从教育的必要条件、具体开展、注意事项等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必要条件包括搜集民间故事、计划活动时间、创设适当环境、准备操作材料等;具体开展部分分别探索了讲故事、演故事、读写练习的组织与实施;注意事项部分强调了活动的游戏性、幼儿的主体性、以及积极强化与持之以恒等保障活动有效进行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