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娃”形象的塑造看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女性观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里斯蒂娜·乔治娜·罗塞蒂(Chrstina Georgina Rossetti)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女诗人和拉裴尔前派的成员之一,她亦是英国文学史上颇具传奇色彩和神秘气息的宗教诗人和最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作为一名宗教诗人,宗教是她一生的灵魂,而诗人灵魂与上帝对话的最佳方式则通过终生的宗教阅读,《圣经》是罗塞蒂最大的文学资源,她诗歌中的大多数人物都来自《圣经》。对此,贝蒂·苏·弗劳斯这样记录:罗塞蒂一定期望自己的读者熟悉圣经人物和声音及他们所嵌入的故事,而她的诗歌也往往凭此而博采。在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诗歌所描写的众多宗教人物中,夏娃是最频繁出现在她诗歌中的宗教人物。对笃信宗教的罗塞蒂而言,夏娃是一个历史人物,体现了神性与世俗的结合。夏娃复杂而矛盾的不同形象反映了罗塞蒂对传统和宗教信念的坚持及内心的反叛。在罗塞蒂的传统视野下,夏娃是人类“第一堕落女性”和原罪的诱导者;然而,在罗塞蒂的颠覆视野下,夏娃是一位亲切的妻子和巍然屹立在上帝宝座前的一位可敬的母亲,一位拥有一定女性意识的女性权利的捍卫者。对罗塞蒂而言,夏娃是女性的代表,因此罗塞蒂对夏娃的定论也反映了她对女性的看法。复杂、矛盾甚而冲突的夏娃形象反映了罗塞蒂复杂而矛盾的女性观和在女性问题上的复杂而矛盾的态度。   本文通过分析罗塞蒂挣扎于宗教与世俗之间的矛盾情怀,探讨了罗塞蒂矛盾情怀下矛盾的夏娃形象:传统而颠覆、复杂而矛盾冲突。这一形象揭示了罗塞蒂复杂而矛盾冲突的女性观和女性问题态度。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溯源到罗塞蒂矛盾情怀的根源。在她的世界里,宗教是绝对的,是她判断一切事情的最后标准。显然,罗塞蒂首先是一位“与上帝交流”的维多利亚女性,然后才是发出了女性主义声音的诗人。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回顾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父权制社会里,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复杂而矛盾的情感是如何受家庭氛围、宗教信仰、拉斐尔前派及牛津运动等的影响而形成的;第二部分探讨了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复杂而矛盾的情感下复杂而矛盾的夏娃形象:传统的“堕落女性”形象和颠覆的可亲可敬的“妻子”“母亲”形象,这也为第三章要探讨的罗塞蒂复杂而矛盾的女性观做了铺垫;第三章即最后一章探讨了罗塞蒂复杂而矛盾的女性观和相应的复杂而矛盾的女性问题态度。通过论述,探讨了罗塞蒂对女性的关怀和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分析了宗教对罗塞蒂根深蒂固的影响,揭示且说明了罗塞蒂的女性观和宗教情怀之间的关系:“罗塞蒂最确信的、最女性主义的、最政治的和最具有平等主义的言论绝不是和宗教相抵触的,而是深深地根植于宗教。”
其他文献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创作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集中体现了金庸高超的语言艺术成就。它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独特而精彩的武侠世界——江湖。江湖中人有着特定的语言习惯和行为准则
随着终身学习成为一种趋势,人们对教与学的观点由关心怎样教转变到更关注如何学,即学习者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焦点和中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他们成为自主独
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简称GWR)回顾了政府前一年或前五年的工作,并对来年或未来五年的工作做出总体部署,涉及到政治,经济,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理所当然地成为国际社会了解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非常受大众认可的女作家之一。2007年,莱辛获得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诺贝尔文学奖,她的第一部小说《野草在歌唱》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南非为背景,讲述了
本文探讨了英汉译时情态句的拆译问题。作为一科翻译技巧,拆译已有很多研究,一般认为拆译的使用是由于英汉句法、思维方式、表达习惯有差异。目前的拆译研究,多是简单罗列例子,并
西尔维亚·普拉斯(1932—1963)是美国当代著名女诗人、作家、普利策诗歌奖得主。她极具激情和张力的诗歌、她带有明显自传性质的小说《钟形罩》在世界文坛产生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