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式有机酸催化剂及清洁有机合成反应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uagnq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酸催化在实验室有机合成和化学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催化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使用环境友好的酸催化剂取代传统酸性催化材料成为化学研究的热门主题之一。盐式有机酸催化剂--氨基磺酸、聚苯胺盐及衍生物等,作为新型酸催化剂在许多有机催化反应中有重要的应用。另外,大多数有机反应需要在有机溶剂中进行。但是,大多数的有机溶剂易挥发、易燃、有毒、污染环境且难回收。因而,有机反应的无溶剂化也是绿色化学化工的重要内涵之一。   本论文以聚苯胺盐类等有机盐为催化剂,开展了有机盐催化下的酯化、羰基和醇羟基官能团保护、Pechmann、Paal-Knorr、Mannich等有机反应研究。   (1)聚苯胺及衍生物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合成了聚苯胺、聚苯胺盐、聚3-苯胺-1-丙磺酸(PAPSA)和聚4-苯胺-1-丁磺酸(PABSA)等聚苯胺类物质,并通过红外、紫外、热重、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进行了表征。   (2)磺酸基团接枝改性的聚苯胺盐催化化学选择性酯化反应   首次将PABSA用于催化无溶剂酯化反应。各种低碳的饱和羧酸与一级醇的反应产率均可达到98%以上,较传统的有机溶剂体系提高了20%左右;高级饱和羧酸与醇也能生成相应的酯,叔丁醇的产物为单一的叔丁醇酯,而芳香羧酸几乎不反应。PABSA具有较好的化学选择性和重复使用性。   (3)磺酸基团接枝改性的聚苯胺盐催化有机官能团保护反应研究   以乙酸酐、乙二醇、1,2-丙二醇、新戊二醇或2,3-丁二醇为官能团保护试剂,催化量的PABSA使带有脂肪链、芳香基、不饱和基团、杂原子等不同化学结构的羰基化合物有效转化为相应的缩醛产物。PABSA催化体系具有催化剂廉价、非腐蚀而且重复使用性能稳定、实验操作简单、目标产物选择性单一等特点。   (4)磺酸基团接枝改性的聚苯胺盐催化Pechmann重排反应   研究了PABSA催化的Knoevenagel以及Pechmann重排反应,得到较高的产物选择性和较好的底物转化率。在120℃、1 m01%催化剂催化下,间苯二酚能够以98%的产率得到7-羟基-4-甲基香豆素。催化剂量的PABSA就可以顺利完成Pechmann重排反应,且催化剂与产物分离不需要加入碱性中和试剂;所用溶剂和催化剂可以回收再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废料的生成。   (5)氨基磺酸催化合成杂环、杂原子化合物   首次采用氨基磺酸为催化剂研究了Paal-Knorr吡咯合成反应。在室温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的吡咯、呋喃和噻吩化合物,产率均在90%以上,使用五次后的催化剂没有明显的失活;首次利用氨基磺酸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高效地合成β-氨基羰基和β-乙酰氨基酮类化合物。本研究为相关化合物提供了简单、有效、绿色的催化合成路径。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自身健康的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的阻燃剂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膨胀型阻燃剂由于具有优良的性能,在阻燃剂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而其重要组成成分-成炭剂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部分溴系阻燃剂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在阻燃行业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并采用绿色工艺合成了三嗪类成炭剂(聚2-乙醇胺基-4,6-乙二胺基-1,3,5-三嗪)和阻燃剂中间体(N-(烯丙基)-1,2,3,6-四氢
学位
期刊
学位
仿生超疏水材料是表面功能材料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在运动体减阻、降噪及防结覆冰雪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本论文对聚四氟乙烯(PTFE)/聚苯硫醚(PPS)超疏水涂层
本论文采用液相法合成了几种功能氧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并对其形态结构、生长机理和物化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   1.采用一种无需任何有机添加剂和模板的
纳米材料由于其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来的新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利用这些性质可以性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另外其低廉的成本和简单的制备也是其
在目前所报导的非光气合成异氰酸酯路线中,N-取代氨基甲酸酯热裂解法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一条途径,然而这类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也是以光气法为主。因此,发展清洁、高效的N-取代氨
和均相催化剂相比,多相催化剂具有易分离、稳定性高和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而备受重视。传统的多相催化剂重复使用时,需要过滤、洗涤等大量冗长繁琐的步骤,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催化剂
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中,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s)的各项静态性能,例如迁移率等,已经达到了商业用非晶硅的水平。而且OTFTs具有廉价、柔性、易于实现大面积等优点,使其显示出更广泛的
甲缩醛(DMM)是一种无色无毒环境友好的化工原料;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含氧量和十六烷值,近年来作为性能优良的柴油添加剂备受关注。传统上甲缩醛由两步法合成,甲醇首先氧化为甲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