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E2、hs-CR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mz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测量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E2、hs-CRP的浓度,通过颈动脉彩超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血管内有无斑块、斑块部位、形态、数量、回声特征,探讨女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E2、hs-CR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治疗女性脑梗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女性脑梗死患者103例,年龄为46-79岁,平均年龄为56.76±12.68岁。按绝经与否分为绝经前组34例,绝经后组69例;根据梗死面积分为腔隙性梗死组28例,非腔隙性梗死组75例;根据临床体征演进过程分为进展组24例,稳定组79例,测定患者血清中E2、hs-CRP水平,并通过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厚度、观察血管内是否有斑块及斑块的部位、形态、数量、回声特征。结果:绝经后组、进展组、非腔隙性梗死组与绝经前组、稳定组、腔隙性梗死组,前者的E2明显低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颈动脉超声显示有斑块患者65.05%(67/103),共检出斑块197块,其中绝经后组为170块,不稳定斑块占24.71%(42/170);绝经前组27块,不稳定斑块占11.11%(3/27),(P<0.01);非腔隙性梗死组为167块,不稳定斑块占23.35%(39/167),腔隙性梗死组为30块,不稳定斑块占20.00%(6/30),(P>0.05);进展组为28块,不稳定斑块占42.86%(12/28),稳定组169块,不稳定斑块占19.53%(33/169),(P<0.01)。结论:1.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E2水平愈低、hs-CRP水平愈高,颈动脉斑块愈趋于不稳定,呈密切相关关系。2.颈动脉超声通过观察斑块的形态特征,能间接反映斑块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语文阅读教学意义,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与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综合素养,促使学生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0-0160-01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具有多种功能,但由于教师对创设问题情境在理解上存在偏差、缺乏创设问题情境的专业技能等原因,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还存在脱离学生心理需要、脱离生活实际、脱离学习内容等问题。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建议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回归生活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自主创设问题情境。  关键词 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 小學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是科学教育的基础阶段,因此,针对这一阶段,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全面提升科学教学的质量,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即对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有效性提升方法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提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摘 要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抓好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以生为本,提高课内阅读的实效性,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相关的衔接式阅读,引导学生树立大阅读观,同时教师要运用教学策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阅读活动,做好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课内外阅读;衔接;大阅读观;阅读活动  中图分类号:TM92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0-0162-01  经典名著是人
摘 要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方法也在不断革新。就是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并不局限于对理论知识和公式的反复练习,而是增添了许多具有实践意义的内容。本文就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的实践性作业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究了具有实践性的数学作业在设计和研究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低年级教育;实践性作业;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