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基高介电常数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houg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具有高储能密度和超快充放电响应的介质电容器已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作为重要的储能元件,电容器在电子行业、主动控制系统、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国防军事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陶瓷电容器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但其介电损耗较高,击穿场强较低,不易加工和微型化设计。聚合物电容器具有较高的击穿场强、极低的介电损耗,优异的机械性能和易加工等优点,但是单一的聚合物其介电常数普遍较低。因此,综合陶瓷电介质和聚合物电介质两者的优点,制备具有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和高储能密度的聚合物基复合薄膜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聚酰亚胺是目前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其优良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好、生产工艺简单和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点,使其在微电子高科技领域和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聚酰亚胺为基体,研究了不同填料的微观形貌、有机-无机表面改性和复合薄膜的结构对其介电性能和储能性能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两步法氨基化得到氨基碳纳米管(MWCNTs-NH2),然后通过沉淀法制备了聚酰亚胺包覆MWCNTs(MWCNTs@PI)的纳米填料,研究了纳米填料MWCNTs@PI中PI与MWCNTs质量比对聚酰亚胺复合薄膜介电性能的影响。当PI与MWCNTs质量比为1.5:1时,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具有最佳的介电性能,即同时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和较低的介电损耗,并研究了MWCNTs@PI中MWCNTs的含量对聚酰亚胺复合薄膜介电性能的影响。当MWCNTs的质量分数为15 wt%时,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在1 kHz时高达31.2,且介电损耗仅仅只有0.042。2.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BaTiO3(BT)纳米纤维,采用聚多巴胺对BT纳米纤维进行了表面处理。然后采用逐层浇铸法制备了具有三明治结构的BT/PI复合薄膜,并分别研究了上下层BT纳米纤维的含量和中间层聚酰亚胺的用量对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和击穿场强的影响。当上下层BT纳米纤维的体积分数达到30 vol%及中间层是1层纯聚酰亚胺时,三明治BT/PI复合薄膜在1 kHz时介电常数高达14.5,介电损耗仅仅只有0.019,且击穿场强高达204 kV/mm,具有最高的储能密度2.62 J/cm3。3.通过同轴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CaCu3Ti4O12@TiO2(CCTO@TiO2)纳米纤维,相对于CCTO,TiO2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因此在CCTO纤维表面包覆一层TiO2,可以有效地缓解因陶瓷CCTO和PI基体之间较大的介电常数差异造成的局部电场浓度过高。然后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CCTO@TiO2/聚酰亚胺(CCTO@TiO2/PI)复合薄膜,当CCTO@TiO2的添加量为5 vol%时,CCTO@TiO2/PI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增加到5.85,同时CCTO@TiO2/PI复合薄膜的击穿场强增加到236 kV/mm。当CCTO@TiO2添加量为1 vol%时,其能量密度1.60 J/cm3,相比于纯的聚酰亚胺的能量密度1.42 J/cm3提高了14%。同时,所有制备的CCTO@TiO2/PI复合薄膜均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在500 oC以下没有质量损失。4.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BT纳米纤维,然后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BT@SiO2纳米纤维。SiO2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极低的介电损耗,SiO2成为了BT和聚酰亚胺之间的介电缓冲层,抑制了电荷传输,使得电场分布得到改善。当BT@SiO2的添加量为5 vol%时,BT@SiO2/PI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和损耗介电分别是5.05和0.016。当BT@SiO2的添加量为3 vol%时,BT@SiO2/PI复合薄膜的击穿场强高达348 kV/mm,相比于纯的聚酰亚胺击穿场强308 kV/mm提高了12%,而BT@SiO2/PI复合薄膜的能量密度高达2.31 J/cm3,相比于纯的聚酰亚胺的能量密度1.42 J/cm3提高了62%。BT@SiO2/PI复合薄膜在500 oC以下没有质量损失,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5.通过同轴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BT@ZrO2纳米纤维,然后通过溶液浇铸制备了BT@ZrO2/PI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其介电性能和最大储能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当填料为5 vol%时,BT@ZrO2/PI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分别是5.55和0.023。随着BT@ZrO2纳米纤维含量的增加,BT@ZrO2/PI复合薄膜的击穿场强和储能密度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当BT@ZrO2纳米纤维的添加量为2 vol%时,BT@ZrO2/PI复合薄膜的击穿场强高达361 kV/mm,相比于纯的聚酰亚胺击穿场强308 kV/mm提高了17%,而BT@ZrO2/PI复合薄膜的能量密度高达2.53J/cm3,相比于纯的聚酰亚胺的能量密度1.42 J/cm3提高了78%。并通过COMSOL分别仿真模拟了BT/PI复合薄膜和BT@ZrO2/PI复合薄膜的电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BT@ZrO2/PI复合薄膜的电场强度分布均匀性高于BT/PI复合薄膜,ZrO2层可以有效地改善聚酰亚胺基体与BT纳米纤维之间的电场分布,有利于提高复合薄膜的击穿场强。
其他文献
我国大部分油田应用化学驱方法提高石油采收率,泡沫驱是化学驱方法中的一种,胜利油田已经将研究开发的泡沫剂用于泡沫驱现场试验。该泡沫剂主要成分为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是一种非离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化学式为C12H25OC2H4n OSO2ONa。对其进行准确检测,不仅能够精确调控注入井口的泡沫剂数量从而降低成本,而且可以监测泡沫剂在采出井口的流出浓度进而推测泡沫剂在地层下的运移情况,具有广泛的应
有机碳酸酯是具有广泛用途的有机化合物,可以采用非电化学方法和电化学方法合成。电化学方法制备有机碳酸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设备简单、反应可控和反应“绿色”等优点,所以此方法备受关注。电化学催化醇与CO_2反应是合成有机碳酸酯的路径之一。此路径用到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O_2,所以此路径不仅能降低大气中CO_2浓度,还能将CO_2转化为更有价值的化学品。目前,已有多篇文章报道电化学催化醇(一元醇、二元
量词消去法是数理逻辑与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很有用的工具,一阶理论只要有了量词可消去的性质,那么对于这个理论中公式的讨论范围就可以缩小到一个无量词的公式,从而减少了研
代数模型论是模型论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并在许多数学分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实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Hilbert第十七问题的特有形式,E.Artin与O.Schreier发现了实域及其
随着风电、石化、矿山、核电、建筑等领域内越来越多的大型甚至超大型工程项目的开展,大吨位移动式起重机的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同时也对起重机的起升性能、转场能力、操作稳定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材料方面的不断突破使起重机向更轻、更薄的方向发展,但随着作业高度的不断刷新,起升重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伸缩臂架系统在发生强度破坏前由于变形过大而失稳的可能性呈几何倍数增加。为了更有效地挖掘起重机伸缩臂架系统的起重能力,
接触带巷道围岩易发生非协调变形而导致工程出现广泛的剪切破坏。定量分析接触带巷道围岩剪应力分布特征是控制围岩稳定性的客观需求。基于三维光弹试验,直观表征接触带巷道
随着现代航空、航天、核电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部件需要在高温、高速、高负荷等极端条件下工作,如航空发动机的转子、核电站发动机组、燃气轮机等。单一材料构件的性能难以满足上述苛刻的环境要求,因此需要制备复合涂层来提高部件的综合性能。镍基合金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等性能,氧化物具有提高涂层的自润滑性能和机械性能等作用,因此它们被作为制备具有复合性能涂层的候选材料。本文通过激光熔覆加
揭示造血发育过程中决定细胞命运的分子调控机制对理解组织稳态的建立和维持,恶性疾病和再生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实验观测构建的经典造血发育图谱强调了
2006年,Yamanaka等人利用逆转录病毒将Oct4、Sox2、Klf4和c-Myc四个转录因子导入小鼠的成纤维细胞,成功获得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大量研
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是Corda于1831年建立的,是全球性分布的植物病原菌,可引起多种草本及木本植物采前及采后病害,导致大量的经济损失。自刺盘孢属建立以来,其分类地位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我们认为对西南地区药用植物上该属开展系统的研究是有必要的。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从中国西南4个省份(广西省、贵州省、四川省和云南省)采集到具典型病害症状的药用植物标本50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