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过错对量刑影响的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_10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被害人学的研究表明,在所有的犯罪案件中,除所谓无被害人的犯罪,必然存在犯罪人、被害人及其双方的相互作用。1尽管刑事责任的评价对象专指犯罪人,但这并不意味着被害人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属于可有可无的角色,反之其言语、行为等表现时常能够影响甚至是塑造他人的犯罪行为。但我国传统刑法理论长期以来一直将研究视角聚焦于犯罪人身上,以犯罪人为中心,通过分析其主观罪过和客观行为来裁量其刑事责任,对被害人的研究则缺乏系统性,且多集中于被害人权益保障、被害人同意等问题上,与被害人在犯罪过程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不相匹配。自被害人学传入我国以来,有关被害人过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理论界对于其在正确定罪量刑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就被害人过错的分类、成立条件、影响定罪量刑的的理论依据等问题仍存在较大的分歧,这些分歧严重阻碍了被害人过错这一量刑情节在司法实践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力图立足于刑法学视野之下,以三起实践中新近发生的故意伤害案件为切入点,对被害人过错理论进行系统化研究,建构起被害人过错影响刑事责任的规范评价体系,通过对被害人过错作出相应的刑法评价,以期能更加公正合理地确定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全文共约33000余字,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相关案例及问题的提出。首先介绍三个案例的简要案情和分歧意见,然后归纳总结出三个问题:一是被害人过错的成立条件该如何认定;二是被害人过错的分类标准该如何界定;三是被害人过错如具体何影响量刑。第二部分为被害人过错基本问题的探析,作为本篇论文的研究基础,共分为四个模块:一是厘清被害人及被害人过错的含义,使之与犯罪学意义上的有关概念相区分;二是对被害人过错适用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被害人过错思想,再到国内外被害人过错的适用现状,明确被害人过错实际上属于一种既在我国法律传统中一脉相承又得到国外司法实践检验的重要量刑情节;三是阐述被害人过错的认定条件,共需要满足五个条件,包括对象条件、主体条件、主观条件、行为条件和因果关系条件;四是介绍我国学者对被害人过错所作的具体分类,在评析各种分类的优劣后,笔者认为出于刑法定罪量刑学科任务的考量,应将被害人过错分为罪错、重大过错与一般过错三类。第三部分探讨被害人过错对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影响。首先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五种理论学说:责任分担说、谴责性降低说、主客观合并说、有条件的权利说、被告人行为正当说与被告人行为可谅解说,笔者在对上述几种学说评析的基础上,最终提出以修正后的主客观合并说作为被害人过错影响刑事责任的理论依据。接下来论述被害人过错对刑事责任的具体影响,以前述被害人过错的分类为前提,以最新公布的《量刑指导意见》为参考,得出罪错、重大过错以及一般过错各自对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影响程度。最后架构被害人过错在刑法领域内的制度设计,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建议我国刑法采取总则+分则的立法模式,将罪错与重大过错上升为法定量刑情节。第四部分为前述案例的分析结论。根据前文的法理分析并结合案例,对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对法院的裁判结果进行了评议,阐明了对被害人过错从认定到分类再到对刑事责任影响的规范化路径。
其他文献
由于法定量刑情节存在适用强制性与内容明确性的特点,其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刑罚轻缓化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趋势,酌定量刑情节即使在量刑裁判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因缺乏法律的明确界分,仍然不能避免适用上的随意性。因此,本文尝试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搜集出河北省故意伤害案345份关于“被告人一贯表现”的裁判文书作为样本,利用统计表、饼状图等统计形式对案件的关键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发掘目前此种量
现代城市大量人口集聚和流动,围绕人的生产消费和意志而进行的活动,带动了信息、能量、物质等要素在城市的吞吐。城市政府持续并努力的为城市住民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服务),城市内各子系统和要素之间相互耦合,形成了城市结构多维、空间多元、文化多样、环境超载、社会繁杂、经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现代城市的开放、密集、动态、复杂等特性,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机遇,也给城市管理者带来了诸多挑战。于是,对于城市及城市管理复杂
弱视作为一种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疾病,威胁着我国儿童的视力健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弱视治疗的过程既漫长又枯燥,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医院、学校和家庭的力量,为弱视儿童的康复治疗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弱视儿童的年龄普遍偏小,父母作为弱视治疗的主要干预者,在陪伴子女治疗过程中的心态和应对方式是影响治疗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的医疗模式难以满足弱视儿童父母的需求,需要医务社会工作者进行介入,为他们提供专
人象冲突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与野生动物发生冲突的一种特殊现象,在我国云南省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这种冲突尤为明显。当地林业部门为了缓解人象冲突设置了亚洲象监测员这个岗位,聘请当地村民担任亚洲象人工监测预警工作。这个群体却极少进入到大众视野,更不为人知的是他们在每日的工作中不得不面临着巨大风险。本篇报道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式,关注人象冲突升级背景下,普洱市境内亚洲象监测员的故事。报道以亚洲象监测
本文是一篇关于《法庭演说》第一部分内容的翻译报告。《法庭演说》是一部旨在帮助法律专业的学生和年轻律师如何做好准备以履行其作为律师的职责的指导书。本翻译报告主要探讨了翻译该书第一部分中的定语从句时遇到的困难及其翻译方法,定语从句这种语言现象在《法庭演说》一书原文中频频出现,增加原文本的句子长度、词汇信息,并且使句子结构更加复杂化,这些都给本报告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增添不少障碍。因此,定语从句是法律语言汉
网络电商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催生了“刷单兼职”行业。然而由于网络本身的隐蔽性、技术性等特性,生活中不乏以刷单招工为名义,实则利用信息网络设置骗局的犯罪行为。实践中此类网络犯罪多利用技术手段或借助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更常有上、下家“链条式”的行为特点,往往因犯意联络模糊、主观明知及目的难以认定、外观表现为网络中立帮助的业务行为等导致共犯的成立问题重重。理论界对此类案件的定性争议颇多,司法实务中此类案
寻衅滋事罪是近年来我国刑法学界争议较大的一个罪名,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与发展,越来越多新型的寻衅滋事行为类型出现,司法实践中,寻衅滋事罪的“口袋性”愈演愈烈。本文以寻衅滋事罪在司法中的新近扩张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考察揭示其近年来扩张的行为类型以及司法困境之处,并在此基础之上,从五个方面针对本罪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剖析,通过理论上的分析与论证,提出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标准与方法,限制寻衅
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是指当某一行政执法机关将要作出对其单位而言属于“重大”的行政执法决定时,在该决定最终作出之前须将拟作出的决定交由法定的法制审核机构进行合法性与合理性等审查,由法制审核机构对拟作出的决定提出书面审核意见供执法机关参考的一种行政行为。探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内涵,应从行政执法及行政执法决定、“重大”的范围以及法制审核制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
正当防卫制度是我国刑法理论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同时也是世界性的法律制度,而我国司法实务中对正当防卫制度的适用还存在诸多问题。正当防卫制度在司法实务中适用时所出现的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司法实践中最容易引起争议、也最受社会公众和舆论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正当防卫在司法实践中适用难的特点,不少学者将其称为僵尸条款。然而,从2016年"于欢案"到2018年的"于海明案",僵尸条款适用困境有逐渐被打破的趋势。在"
量刑建议从开始探索到现在的逐步完善,已有十余年。量刑建议的类型也由最初的概括刑量刑建议逐步发展到当下的幅度刑量刑建议、精准量刑建议。如果说量刑建议是连接被追诉人供述和法官裁量的桥梁,那精准量刑建议更是连接被追诉人的认罪认罚具结书和法官裁决书的纽带。检察机关对精准量刑建议的广泛适用似乎已经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股“热潮”,“过热”的背后是检察机关对发挥其主导作用的一种彰显,这在实践中难免就会出现一些差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