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改性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e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手表及电动汽车等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现在电池性能受限于限于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还很低。因此,寻找一种满足市场需求的高容量正极材料迫在眉睫。尖晶石结构Li Ni0.5Mn1.5O4具有电位高(4.7 V vs.Li/Li+)、能量密度大(686 Wh kg-1)、倍率性能好等优点,是下一代最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然而,Li Ni0.5Mn1.5O4正极材料在大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不高,高温循环性能较差。本论文通过构造中空微/纳结构、离子掺杂及表面包覆改性,来改善Li Ni0.5Mn1.5O4的电化学性能。(1)以Li2CO3/Li OH为熔盐,采用一种改进的固相法制备出中空结构的Li Ni0.5Mn1.5O4微/纳米球。通过控制煅烧程序,使最终产物保持前驱体的形貌,并且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排出,形成空心的微/纳米球。这种空心微/纳结构有利于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缩短Li+的扩散路径,使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0.1 C时,放电比容量高达135.5 m Ah g-1;在2 C时,放电比容量依然保持有132.1 m Ah g-1,即使在5 C下仍然保持初始容量的93.4%。在高温55℃以1C电流密度循环80圈后,放电比容量高达110 m Ah g-1。另外样品为中空球形结构,可以缓解形变带来的不良影响。(2)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a离子掺杂的尖晶石型Li1-x Nax Ni0.5Mn1.5O4正极材料。结构分析表明,掺杂Na离子后,材料的结构更加稳定,并且Li位的空间增大。此外,研究发现,当Na离子掺杂量为0.08时,Li092Na0.08Ni0.5Mn1.5O4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 C时,放电比容量达137.3 m Ah g-1;即使在5 C,放电比容量仍达66 m Ah g-1,表现出优良的倍率性能;以1 C电流密度循环200圈后,容量保持率高达86.5%,具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掺杂Na离子后,Na的引入增大了Li位的空间,加快Li离子在材料中的扩散速率,因而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3)分别采用Ru O2、Al-Zn O两种氧化物对以溶胶凝胶法合成的Li Ni0.5Mn1.5O4纳米颗粒材料进行表面包覆改性。电化学测试表明,包覆Ru O2与Al-Zn O后,材料的倍率性能与循环稳定性均得到改善。一方面,Ru O2包覆改性可以有效的控制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接触,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在1C下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17.3 m Ah g-1,循环350圈后仍有108.9 m Ah g-1,容量保持率为93%。另一方面,Al-Zn O包覆层的引入可以阻止电极表面氧化物电解质膜的形成,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在1 C下,Al-Zn O@Li Ni0.5Mn1.5O4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4.5 m Ah g-1,恒流充放电循环500圈之后,放电比容量仍有86.3 m Ah g-1,容量保持率为75.4%。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能源的供应与需求都有很强的时间依赖性,在很多情况下还不能合理利用,从而导致能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寻求储能材料成为人们
一、引言:何以迄今仍成为问题rn自晚清以降,质疑“古代艺论”地位和价值的声音似乎从未间断.然而,过犹不及,此间必然有“度”的问题.我比较认同“建设重于论争”…的观点.为
期刊
本论文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两种类型的阴极电泳涂料用的阳离子树脂:阳离子型丙烯酸树脂和阳离子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采用接枝共聚的方法合成了阳离子型的丙烯酸酯接枝环氧树脂共聚物。采用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胺乙酯(DMAEM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等丙烯酸类单体共聚以及和有机硅单体共聚,合成了纯丙烯酸树脂和有机硅改性的阳离子型丙烯酸树脂。研究了一次投料法、半连续滴加法和连续滴加法对合
有序氮掺杂介孔碳材料是指一类含有氮原子组分的新型介孔碳材料,广泛用于储氢材料、电极材料以及多相加氢催化剂载体等。但是将其用于催化有机合成反应的报道比较少。本文从
  本论文主要采用电导检测的方法,分离检测了三种结构相似、彼此之间只相差一个甲基的磺胺嘧啶类药物(磺胺嘧啶、磺胺甲嘧啶、磺胺二甲嘧啶),并测定了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和复方
  本文选取了两种与目前已上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他克林结构相似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吲哚喹啉衍生物和大黄素衍生物,测试他们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和动力学行为,目的
该论文针对目前抗肿瘤药物治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中国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现状,以实体瘤的药物治疗和肿瘤多药耐药性为主攻方向,根据化疗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机制,设计并合
生物传感方法具有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选择性好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在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而光学生物传感器由于其具有响应速度快和易于实现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小分子、DNA和蛋白质的检测中。氧化石墨烯(GO)表面具有羟基和羧基等含氧基团,在水中有较好的分散性,并可以通过共价交联结合其他生物分子或者对其进行功能化修饰。另外,GO还具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