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制取天然调味基料及系列食品开发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_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菇(Lentinus edodes)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营养特点。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是一种深受欢迎的保健品。在实际生产中,香菇柄常因口感不宜食用而成为所谓的下脚料,遭到丢弃,导致香菇的附加值较低,资源浪费严重。本文以香菇及其边角废料为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Neutral Protease)、木瓜蛋白酶(Papain)、纤维素酶(Cellulase)及风味蛋白酶(Flavored Proteinase)进行酶解,以水解度(DH)和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研究了传统自溶法及微波辅助条件下水解的工艺条件。然后通过美拉德反应增香技术制得风味浓郁,鲜味饱满的天然香菇风味调味基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香菇风味食品开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可提高香菇等食用菌的加工附加值,为香菇等食用菌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及有效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比较研究了传统自溶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条件下原料的蛋白水解度,发现微波条件下蛋白水解度明显高于传统自溶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微波辅助提取的参数为:微波作用时间20min,微波作用功率500W,微波作用温度60℃。2.以香菇及其边角废料为原料,分别选用中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蛋白酶及风味蛋白酶对原料蛋白进行水解,以水解度(DH)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复配酶解实验,确定了纤维素酶与中性蛋白酶1:1复配来水解原料蛋白,并采用在其他酶水解30min后加入风味蛋白酶继续水解40min的方式进行水解。通过比较水解度发现,经过酶解处理的香菇原料蛋白的氨基态氮含量提高,其食用菌类香味、鲜味物质可被充分释放出来。3.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复配酶加入量1.3%,水解温度54.7℃,pH6.27。在最佳条件下制得酶解液的水解度为40.5%。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酶解液色泽呈浅棕色,有独特的香菇风味,无明显的杂味、苦味,可作为美拉德反应制备天然风味调味基料。4.研究了以香菇原料酶解液为基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条件的选择及正交试验优化设计,确定制备天然风味调味基料的工艺条件及配方。从色泽、气味、滋味等三方面对美拉德反应产物进行文字描述,并对其综合风味进行喜好度评价,把评价结果用等距标度计分进行感官评价。确定反应较佳条件为:添加15%还原糖,0.2%L-谷氨酸,0.2%酵母抽提物,pH6.5,在110℃下反应6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反应物呈浅棕色,具有香菇特征香味,鲜味浓郁饱满,口感纯正宜人,留香时间较长。5.在调味基料中加入多种辅料(食盐、糖、味精、麦芽糊精、蒜粉、姜粉、I+G等),采用微波加热方式进行干燥,制得风味逼真的高鲜香菇菌汤调料及香菇炖鸡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素食品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该文采用高斯光束辐照半无限固体的温升模型,研究了探测器表面温升与激光干扰和损伤阈值的变化关系。发现脉冲CO2激光对探测器的干扰和损伤与脉宽无关,只与脉冲能量密度有关,探
从分析肇庆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入手,试图寻找影响和主导肇庆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肇庆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城市空间形态
随着西安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外来人口从城镇涌入城市,西安现有200万以上外来流动人口,他们大多收入较低,大部分租住在租金低廉、居住环境较差但地段好、交通方便的城中村。但随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日益加速,洪水给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越来越大。蓄滞洪区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轻沿岸大堤的洪水压力等方面起到了
劳动收入份额的稳定性是宏观经济模型的关键基础,同样也是个人收入分配格局的根本决定因素。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探寻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动因对现阶
涂鸦艺术作为一种由街头发展而来的平民公共艺术,起源于民间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LOFT涂鸦艺术在旧工厂中的利用与发展,使原本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的废旧厂房重新焕发生命,使人们身
汽车行业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出台,更多的汽车企业选择兼并重组
聚碳酸酯(PC)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因而应用广泛。但光、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作用会导致聚碳酸酯的性能发生变化。为改善聚碳酸酯材料的抗老化性能,必须充分认识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匮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为了更好地解决资源供
黄伯荣、廖序东在《现代汉语》(1997)中对兼语句作如下定义: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叫兼语句。作为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兼语句表达了一种特定的概念意义,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