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thorne's Political Idea in The Scarlet Letter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on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其代表作《红字》的问世使得他的名声随之上升。对很多评论家而言,《红字》不只是个人的成功,它更是美国文学独立的标志。   霍桑生活在清教主义和超验主义交替的十九世纪,因此同时受到两种思想的影响。作为清教徒的后代,其精神本质是清教主义,他继承了先辈的清教遗产。但是,霍桑毕竟生活在一个进步的时代:当时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超验主义运动也从欧洲传到美国,对其哲学、文学以及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霍桑无疑也受到了超验主义的影响。不过霍桑并不像激进的超验主义者那样坚持社会改革只有在摈弃传统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他认为社会问题应逐步解决,且不能凭个人的努力完成。霍桑同时也认为邪恶存在于人的内心而非社会体制。   在《红字》中,霍桑借助海斯特的反叛表达了自己对社会改革的态度。霍桑看出了社会的不公平以及改革的必要性。当海斯特努力争取清教社会赋予她的权利时,霍桑对其充满同情。可是,当海斯特表现得过于激进,力图推翻现有的社会体制时,霍桑的语气又转为不赞同。所以在《红字》中海斯特无法通过逃离清教社会的方式去追求新的生活,也无法凭借个人的努力改变这个社会。她必须回到波士顿,完成自己的使命:改变人们的内心,并引领他们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总之,就政治思想而言,霍桑是一位很复杂的作家。他对社会改革的态度保守多于进步。准确地说,他是一位渐进的改革者。
其他文献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她在文学创作上的多产和全面为她赢得了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迄今为止,多丽丝·莱辛共著有五十余部小说、短篇小说集、散文、诗歌等
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90年代进入中国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本论文主要旨在以实证研究论述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听力课中的应用。基于合作学习理论,论文首先论述
自从法国批评家罗兰·巴特提出“作者之死”的论调后,传记法在许多学者心目中的吸引力已经消失殆尽。巴特及其跟从者们已经明确交代作者的传记已经与文本意义完全脱离关系,并宣
学位
近年来,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和内容。为此,2004年4月国家教育部新颁布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要求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格奥尔基·尼古拉耶维奇·弗拉基莫夫(ГеоргийНиколаевичВладимов)于1931年2月19日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他是俄罗斯第三浪潮侨民作家代表之一。在
中国的诗歌翻译主要有四种流派:韵文译为散文,格律诗译为格律诗,模仿翻译和格律诗译为自由诗。在翻译的标准方面,有许多不同的理论,例如:奈达的动态功能对等理论,严复的“信达雅”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