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侧链型偶氮苯均聚物、偶氮共聚物、以及HMMM(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基交联型聚合物体系的全光极化行为及其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此外,对于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微细图形结构和杂化材料制各过程中的溶胶-凝胶转变也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合成并对含有不同间隔基的偶氮苯均聚物聚(6-[4-(4-氰基偶氮苯)苯氧基]乙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PCN2,6)的全光极化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讨论弛豫过程和样品厚度的关系,表明低吸收的PCN6厚薄膜中会出现“自极化”现象而引起驰豫延迟,而在PMMA-DR1体系中由于吸收较大,则不会出现。合成了一系列偶氮含量不同的偶氮单体与MMA单体的共聚物,研究了全光极化时,共聚物中生色团含量不同对生色团分子取向能力和取向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偶氮共聚物中偶氮含量的增加,SHG信号强度的大小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最大值出现在偶氮的重量分数在60﹪左右。对于三个不同TEOS含量(wt﹪)的sol体系,分别在不同温度测定了sol-gel转变的实验曲线,结果表明,TEOS含量的增加对sol-gel反应的机理(缩聚反应)是没有影响的;在相同温度下,TEOS含量的增加仅仅使sol-gel反应的速度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