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2.0 IP核OTG控制器研究与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2676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USB(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信,它凭借着即插即用、热插拔、传输速度快、接口小巧、可扩展性强、成本低等优点,已经成为了应用于PC机与外设间的主流接口技术。但传统的USB系统使用“主从”的架构,外设之间的通信必须依赖于PC主机的存在,一旦离开了PC,各外设间无法利用USB口进行操作。OTG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支持OTG补充规范的USB OTG双重角色设备既可以实现主机功能,又可以实现外设功能,使得支持OTG规范的外设能够充当主机与标准外设直接通信,而不需要PC的参与,从而拓展了USB技术的应用范围。本文基于ARM处理器设计和实现了一款USB2.0 OTG IP核。该IP核包括主机控制器模块、设备控制器模块和OTG控制器模块等,通过外接ARM9和具有ULPI接口的PHY芯片实现了USB OTG功能。本文重点介绍了IP核中OTG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实现及其FPGA板级测试。OTG控制器主要包括了以下模块:全局控制模块、寄存器组模块、OTG状态机模块、定时器模块、事件检测模块、数据路由模块等。全局控制模块负责复位、挂起和恢复的控制,及D+/D-线的上拉/下拉、打开/关闭Vbus线供电等操作;寄存器组模块完成对OTG控制器中所需寄存器的存放和管理;OTG状态机模块主要实现了OTG控制器状态机的跳转及各状态下的动作信号的产生;定时器模块主要实现了OTG状态机中的定时功能;事件检测模块产生了OTG状态机的跳转参数;数据路由模块完成了IP核内主机控制器、设备控制器与PHY之间的数据路由。
其他文献
互联网每天都在产生海量的图像信息,如何检索这些海量数据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图像检索系统往往基于图像全局特征,无法有效检测不同背景下的同一物体。新兴的局部特征检测
节点定位技术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支撑技术之一,成为传感器网络领域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节点自身位置的准确定位是提供监测事件位置信息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大多数应用来
利用质粒pCAMBIA1301构建以CaMV35S为启动子的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表达载体pB3RS,通过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验证构建正确。利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pB3RS导入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中,并通过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验证。以马铃薯克新3号脱毒种薯为受体材料,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ZT 2.0 mg/L+IAA 1.0 mg/L,其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不定芽分化率为80
随着计算机、通信和因特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无线数据传输速率和QoS要求不断提高,希望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享受到流畅的数据服务。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已经满足不了人
用以新华滤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从土壤、垃圾中初筛到24株产纤维素酶且生长旺盛的细菌,采用刚果红鉴别培养基作进一步识别,获得透明圈较大的菌株6株。在此基础上,进行液体培养,测定酶活,得到1株酶活较高的菌株,定名为ST-3。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归属为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 对ST-3菌产酶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7℃是该菌产酶的最适温度,接种培养24h的菌液于液体发酵培养
弹丸内弹道速度测量对武器系统的研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毫米波干涉仪利用多普勒效应,获取运动目标的瞬时频率,能够对弹丸膛内速度实现精确的测量。传统的信号分析方法-傅立叶变换只能在时域或频域对信号进行分析,缺乏时频域联合分析的手段,无法对瞬时频率进行精确的计算分析。时频分析方法是近年来信号处理研究的一个热点,为非平稳信号的分析提供了有力工具。这种分析方法提供了信号时间域与频率域的联合分布信息,因此可以
智能视频监控领域中,基于序列图像运动目标检测是重要技术手段,而背景建模是实现运动目标检测的关键,背景与前景的有效分割对后续的目标跟踪、物体识别、行为分类等高层处理起着
使电子枪具有稳定的发射束流是加速器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加速器的正常运行具体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电子枪阴极发射特性具有非线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而且阴极又具有较大的
学位
氮素转化循环和调控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在生态环境和农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氮肥高效利用调控实际上就是对土壤氮素微生物转化过程的调控,加强土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心电图(ECG)检查是临床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能为心脏疾病的正确分析、诊断、治疗和监护提供客观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