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料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素转化循环和调控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在生态环境和农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氮肥高效利用调控实际上就是对土壤氮素微生物转化过程的调控,加强土壤中有机碳的截获以及改善有机碳活性,是提高土壤氮素和氮肥利用率的关键。本项研究选用三种活性不同的碳源和两种氮素肥料分别掺入土壤,通过测定不同土壤在培养期间NH4+-N、NO3--N、微生物量碳氮、土壤pH值和土壤呼吸的变化,来研究不同活性碳源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为提高农业生产中土壤氮素的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在以葡萄糖为碳源时,细菌和真菌都参与土壤氮素的转化,在培养前期,N转化主要为细菌所推动,细菌对NH4+-N的利用能力大于真菌,在培养后期,N转化主要为真菌所推动,且真菌对NO3--N的利用能力显著大于细菌;而且在培养后期,碳源不足和有限的土壤自身其他养分限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对外加氮的固持能力显著下降。添加有机物料能刺激微生物活性,提高微生物对外加氮素的转化能力,在培养期间表现出不同的时间特征。在培养前期,由于有机物料易分解组分可被利用,大量外加氮素被固持成为土壤有机氮;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有机物料分解速率逐渐降低,无法提供足够的可利用碳源,微生物固持氮能力迅速下降,有机质积累逐渐减少。添加不同C/N比有机物料时土壤中外加氮素的转化过程不同,在添加C3有机物料的情况下土壤对外加氮素的转化情况有较高的转化速率,转化产物主要为微生物量氮,而在添加C4有机物料的样品中,对外加氮素的转化速率低于C3,微生物量在培养后期很快矿化分解。有机物料培养对土壤氮的截获均小于葡萄糖培养。因而,碳源的可利用性不同,使N的微生物转化具有不同特征,碳源是否能促进微生物的氮利用不在于数量的大小,而在于碳源的可利用性,只有适量提高活性碳源的数量,才能提高氮素的微生物同化,从而减少氮素损失,可总结为“以C促N,C、N平衡”原则。 农业生产中经常将各种农作物残茬还田,而这必然会对农业土壤氮素的转化与利用产生深刻的影响,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我们认为C3作物残茬还田会对土壤氮素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在C4作物残茬还田的时候,应少量添加氮肥,合理调整C素与N素施用量比例,增加N素微生物固持量,提高N肥利用率。
其他文献
集群、P2P计算、分布式计算、计算机网络等系统都有对提前预留的研究内容,提前预留的研究保证了作业的QoS要求,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质量保证,而且能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为磁
期刊
互联网每天都在产生海量的图像信息,如何检索这些海量数据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图像检索系统往往基于图像全局特征,无法有效检测不同背景下的同一物体。新兴的局部特征检测
节点定位技术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支撑技术之一,成为传感器网络领域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节点自身位置的准确定位是提供监测事件位置信息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大多数应用来
利用质粒pCAMBIA1301构建以CaMV35S为启动子的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表达载体pB3RS,通过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验证构建正确。利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pB3RS导入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中,并通过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验证。以马铃薯克新3号脱毒种薯为受体材料,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ZT 2.0 mg/L+IAA 1.0 mg/L,其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不定芽分化率为80
随着计算机、通信和因特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无线数据传输速率和QoS要求不断提高,希望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享受到流畅的数据服务。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已经满足不了人
用以新华滤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从土壤、垃圾中初筛到24株产纤维素酶且生长旺盛的细菌,采用刚果红鉴别培养基作进一步识别,获得透明圈较大的菌株6株。在此基础上,进行液体培养,测定酶活,得到1株酶活较高的菌株,定名为ST-3。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归属为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 对ST-3菌产酶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7℃是该菌产酶的最适温度,接种培养24h的菌液于液体发酵培养
弹丸内弹道速度测量对武器系统的研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毫米波干涉仪利用多普勒效应,获取运动目标的瞬时频率,能够对弹丸膛内速度实现精确的测量。传统的信号分析方法-傅立叶变换只能在时域或频域对信号进行分析,缺乏时频域联合分析的手段,无法对瞬时频率进行精确的计算分析。时频分析方法是近年来信号处理研究的一个热点,为非平稳信号的分析提供了有力工具。这种分析方法提供了信号时间域与频率域的联合分布信息,因此可以
智能视频监控领域中,基于序列图像运动目标检测是重要技术手段,而背景建模是实现运动目标检测的关键,背景与前景的有效分割对后续的目标跟踪、物体识别、行为分类等高层处理起着
使电子枪具有稳定的发射束流是加速器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加速器的正常运行具体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电子枪阴极发射特性具有非线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而且阴极又具有较大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