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食品工业中都习惯使用化学合成防腐剂,但是有些化学合成防腐剂存在着潜祉的致癌、致畸、致突变或引起食物中毒等问题,对人类健康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开发高效、安全、稳定且便宜的新型天然防腐剂具有重要的意义。草果属药食两周植物,常用作香辛料。利用草果开发出一种安全、高效和作用范围广的天然食品防腐保鲜剂,既能有效利用草果资源,增加草果附加值,又能开发得到新的天然防腐剂。本文对草果抑菌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定性、防腐应用及安全性评价进行试验研究。包括: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对草果的化学成分进行初定性研究;确定超声波提取草果抑菌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对草果提取物进行分级分离,并对草果有效抑菌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定性;测定草果提取物的抑菌广谱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抑菌稳定性;测定草果提取物对猪肉、鲫鱼和柑橘的防腐保鲜效果;并对草果提取物进行急性毒理研究。试验结论如下:1.通过草果化学成分定性预实验,确定了草果果壳和种仁中均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糖、多糖、酚类、有机酸、皂苷、黄酮、蒽醌、香豆索、内酯、强心苷、甾体、萜类、挥发油、油脂等多种化学成分。2.通过比较水、乙醇、石油醚、丙酮、异丙醇、乙酸乙酯6种溶剂对草果抑菌物质提取的影响,确定了乙醇提取效果最佳。并通过L25(56)正交试验优化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泡时间,超声波温度、超声波时间5个因素对草果抑菌物质超声波提取工艺的影响,以提取率×抑菌圈大小综合值为评价指标,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以6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6、浸泡时间20h,超声波温度55℃、超声波时间45min,得到的草果提取物的提取率为10.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大小达19.3mm。3.采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4种有机溶剂逐级分离萃取草果提取物,通过抑菌实验得出,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的抑菌活性最强。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分析定性。结合谱库NIST05.L,共定性出了其中的88个化学成分,包括1,2-苯二酚、2-(丁烯基)-4-羟基-3-甲基-2-环戊烯-1-酮、2,5-二甲基-1,6-庚二烯、2-乙酰环戊酮、9-十八烯酰胺、2,3-二氢香豆酮、7.10.13-十六三烯醇、1-十三炔、Y-谷甾醇、3,5-二乙基苯酚、α-蒎烯、β-蒎烯、α-水芹烯、β-水芹烯、1,3,8-p-薄荷三烯、(+)-4-蒈烯、D-柠檬烯、α-金合欢烯、顺/反-芳樟醇、α-松油醇、橙花叔醇2、1,5-薄荷二烯-8-醇、2,3-二甲基-1-十一烯-3-醇、麝香草酚、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4-乙基苯酚、豆甾醇、麦角甾醇等多种成分;4.通过测定草果提取物对多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显示,草果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南阳K氏酵母菌>炭疽杆菌>芒果蒂腐病菌>白色念珠菌>枯草芽抱杆菌>黑曲霉>产紫青霉>普通变形杆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而草果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结果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为0.75 mg/mL,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MIC为1.5 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的MIC为3.0 mg/mL,对黑曲霉的MIC最高,达6.0 mg/mL;通过对草果提取物的稳定性研究显示,草果提取物对盐、温度、紫外光和pH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对糖不稳定。5.将草果提取物配制成0.3%浓度的保鲜液应用于猪肉、鲫鱼、柑橘的防腐保鲜,并与0.3%的山梨酸钾保鲜液和空白处理进行对照。结果显示,草果提取物对猪肉和鲫鱼的保鲜效果明显,与山梨酸钾保鲜效果相当,但是对柑橘保鲜效果不及山梨酸钾。6.通过对草果提取物进行急性毒理研究,结果得出,草果提取物对雌、雄两性小鼠经口急性毒理最大耐受量(MTD)均大于10.0 g/kg体重,属于实际无毒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