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黑粉菌α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计量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lun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菰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可以侵染茭白植株并刺激其基部膨大形成可食用茭白。研究发现,菰黑粉菌存在菌丝型、酵母型两种型态;而在玉米瘤黑粉菌(Ustilago maydis)中,酵母型没有致病性,而菌丝型具有致病性并侵染玉米植株;目前认为菰黑粉菌二型态转换与茭白的形成密切相关,而遗传交配“位点在多种黑粉菌属真菌中被证实调控真菌的二型态的转换,且主要由“位点上mfa、pra基因协同作用。菰黑粉菌的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其存在mfas pra的同源基因,但是其a位点的结构以及在调节菰黑粉菌二型态转换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尚未见研究报道。本研究以分离得到的菰黑粉菌性亲和单倍体(UeT14、UeT55、UeMT10、UeMT46)为实验材料,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菰黑粉菌中a位点的结构及其功能,明确a位点上的mfa、pra基因对菰黑粉菌真菌二型态转换的调节作用。首先以UeT55单倍体菌株为实验材料,通过对酶解条件、稳渗剂、再生培养基、载体、抗性筛选标记的优化筛选,建立并优化了PEG介导的菰黑粉菌遗传转化体系,为菰黑粉菌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结果表明:菰黑粉菌在15 mg/mL Lywallzyme酶解液中,以山梨醇或蔗糖为稳渗剂于30℃下酶解3 h,原生质体产率达到最大值,在以山梨醇或蔗糖为稳渗剂的再生培养基上培养可得到较高的转化效率;同时研究发现线性化的外源DNA才能导入菰黑粉菌,且最佳的抗性筛选标记为潮霉素和萎锈灵。同时根据菰黑粉菌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和已报道的a基因结构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长片段克隆,分别对UeMT10、UeMT46、UeT14、UeT55四个菌株的“位点进行了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菰黑粉菌存在3个a等位基因a,、a2、a3,且每个a位点上存在两个信息素基因(mmfa),一个信息素受体基因(pra),其中UeT14菌株中为a1,包含mfal.2、 mfa1.3、pral; UeT55、UeMT46菌株中为a2,包含mfa2.1、mfa2.3、pra2;UeMT10菌株中为a3,包含mfa3.1、mfa3.2、pra3;而且菰黑粉菌a位点基因与玉米瘤黑粉菌、玉米丝黑穗病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等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说明a基因可能在菰黑粉菌中也负责调节真菌二型态转换信号。因此我们以UeT55为实验材料,进一步通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分别敲除菌株中的mmfa或pra基因,研究mmfa或pra基因对菰黑粉菌二型态转换的调控机制。试验采用UeT14-Δmaf1.2、UeT14-Δmfa1.3、UeT14-Δpra1、UeT55-Δmfa2.1、UeT55-Δmfa2.3、UeT55-Δ pra2基因缺失菌株进行体外融合试验,结果表明:当mfa1.2-pra2、mfa2.1-pra1两对信息素-信息素受体基因同时存在时(野生菌株或mfa1.3/mfa2.3基因缺失菌株体外融合培养),菰黑粉菌性亲和菌株UeT14和UeT55可以生长芽管并通过芽管进行细胞融合继而生长菌丝;当只有一对信息素-信息素受体基因mfa1.2-pra2或mfa2.1-pra1存在时,菰黑粉菌菌株UeT14和UeT55混合培养下可以生长芽管,但是无法进一步进行细胞融合和菌丝生长;当mfa1.2-pra2和mfa2.1-pra1两对信息素-信息素受体基因中各缺失一个以上基因时,菰黑粉菌菌株UeT14和UeT55既不生长芽管,也无法进行细胞融合和菌丝生长。同时我们通过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对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分析上述进行体外融合试验的菰黑粉菌菌株中未缺失的a基因表达模式以及a基因下游途径基因(Uegpa3、Ueubc2)的动态表达,研究a基因在菰黑粉菌二型态转换中的信号调控机制。试验首先根据菰黑粉菌全基因组信息克隆了Uegpa3、Ueubc2基因并通过体外融合试验确认它们调控菰黑粉菌菌丝融合生长过程。进一步的qRT-PCR结果显示:在体外融合过程中,与野生型菌株相比,当mfa1.2-pra2和mfa2.1-pra1两对组合中任何基因缺失时,其它mfa、pra基因的表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mfa1.3、mfa2.3缺失后对其它mfa、pra基因表达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表明mfa1.2-pra2、mfa2.1-pra1基因共同参与调节菰黑粉菌的细胞融合及菌丝形成的信号途径。同时对融合组合中Uegpa3、 Ueubc2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发现有菌丝或芽管生长的融合组合中,其Uegpa3、Ueubc2基因表达分别在芽管生长初期和菌丝生长后期表达量相对较高,且趋势基本一致;而在菌落为酵母型且无芽管生长的组合中,Uegpa3、Ueubc2基因表达变化未能呈现明显的规律性。说明Ueubc2、 Uegpa3基因参与mfa、pra基因调节的菰黑粉菌二型态转换,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更多实验进一步证明。
其他文献
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生物性状的体现者。近年来,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蛋白质数据呈雪崩式增长,仅仅通过生物实验来满足人们对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从1986年沙角B电厂的BOT项目至今已有30多年,PPP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水土不服”到“中国特色”,从一个城市采纳到越
玉米(Zea mays L.)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在农业生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普通玉米由于缺乏赖氨酸、色氨酸等必须氨基酸导致其营养价值偏低。而opaque-2突变基因能大幅度
企业经营的基本框架是组织结构,组织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载体。依据组织结构理论,每个模型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企业在选择
分子马达或者马达蛋白,完成了生物学复杂的动态过程的重要蛋白质分子。在经历了150多年的研究,伴随着日渐紧密的交叉研究及近二十多年间突破性进展,注定会成为该世纪基础研究
201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在监护制度中增设成年意定监护这一新的模式,是我国监护制度的重大突破。这是顺应世界范围内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改革趋势,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加强人权保护所做的选择。成年意定监护是在私法自治原则下,尊重被监护人和意定监护人的意愿,通过意定监护协议确立起来的监护关系。我国法律中关于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和概括,未作具体的规定,因此
绿臭蛙(Odorrana margaretae)、大绿臭蛙(O.graminea)和花臭蛙(O.schmackeri)同隶属于两栖纲(Amphiba)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臭蛙属(Odorrana),分别代表臭蛙属3个种组,
拟南芥叶绿体的CYP亲环素蛋白位于类囊体腔内,它有五个家族成员,分别是CYP20-2、CYP26-2、CYP28、CYP37和CYP38。CYP38是PSII组装与修复过程中的关键因子。CYP38缺失的突变体
本文利用空气干燥法对采自我国秦岭山脉22产地淡水三角涡虫(Dugesia sp.)和多目涡虫(Polycelis sp.)的染色体和核型进行了研究;利用PCR扩增和DNA测序技术得到各产地涡虫的18S
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是单细胞真核绿藻,富含类胡萝卜素。培育富油杜氏盐藻是拓展其利用盐碱地及其水体资源生产优质生物燃油的关键。为此,本文以杜氏盐藻为试材,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