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了粉石英和斜绿泥石两种不同类型硅酸盐矿物的浮选分离机理,考察了反浮选和酸处理提纯工艺在电工电子级硅微粉制备中的作用及机理,优化了各步骤条件,并且制备了电工电子级硅微粉。针对硅酸盐矿物因结构相近而难于分离的情况,实验中重点研究了层状硅酸盐斜绿泥石和架状硅酸盐粉石英的晶体结构及表面特性和可浮性之间的关系,考察了矿物晶体结构、零电点、接触角、表面电位对两种矿物的浮选行为,研究表明两种矿物均具有可浮性。引入反浮选方法对粉石英矿进行除杂。采用油酸作为阴离子捕收剂,研究了粉石英和斜绿泥石反浮选分离的吸附机理,分析了油酸的溶液化学。实验中通过浮选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结合两种矿物在溶液中发生解离时,产生不同活性阳离子中心的结论,确定油酸对斜绿泥石产生了化学吸附,而不对粉石英产生吸附,并设计了吸附模型,因此用油酸作为阴离子捕收剂能有效分离粉石英和斜绿泥石。考察了油酸作为捕收剂时,pH值、油酸浓度和浮选时间对SiO2回收率的影响。SiO2含量为99.76%,比原料的98.26%提高了1.50%,其中杂质含量明显下降,Al2O3由0.82%降低至0.18%,Fe2O3由0.77%降低至0.12%;白度为91,达到电工级硅微粉的标准要求。还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作捕收剂,考察了pH值和捕收剂浓度对SiO2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作捕收剂时SiO2纯度最高只能达到99.41%。因此,采用油酸作为阴离子捕收剂分离粉石英和斜绿泥石的效果比较好。通过分析粉石英原料以及反浮选分离后石英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物化性能、物相分析、颗粒形态和粒度分布确定实验的结果。为了进一步去除杂质,提高SiO2含量,对反浮选分离后石英进行了酸处理,考察了擦洗时间、矿浆浓度、分散剂用量、不同种类酸处理、保险粉用量、酸处理时间、洗涤用水等因素对SiO2纯度的影响。结果显示SiO2含量为99.86%,Al2O30.09%,Fe2O30.010%,达到了电子工业部标准SJ/T10675-2002中电子级硅微粉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