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国际间科技、文化交流的增加,中国急需大批能够使用英语交流的人才。但是,以往以教师为主体、课本为中心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法等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己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需要。因此,近年来,我国英语教育界开始广泛推广旨在发展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是成型于八十年代的西方教学流派,受到了普遍欢迎。在九十年代,它引起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教育部要求我国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许多教师也声称使用交际教学法教学英语。然而十多年过去了,交际教学法的应用在我国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我国英语教师是否真正将交际教学法理论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呢?交际教学法是否真的适合中国教学环境昵?为此,作者进行了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调查交际教学法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本文从发展过程、理论基础、目标、特点、原理、局限等各个方面阐述了交际语言教学法,简要介绍了中国英语教育的历史及特点和当前中国英语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作者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观察了六位英语教师的上课实况,采访了七位不同地区、有多年教龄的英语教师。经过对所得信息的分析和总结,发现儒家文化、社会环境、传统教学、学习习惯、教师素质、社会资源以及大班等因素影响了交际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从中国哲学文化、社会环境、教师、学生以及社会资源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在中国环境下应用交际教学法的制约因素,并针对制约因素,提出了一些开放性建议,如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角色,把学生培养为成功的学习者等。
文章的结论是,在中国环境下,英语教师在珍惜自己传统教学的强项时,也应该充分利用交际语言教学的优点。也就是说,既要传授语言结构知识,也要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
本文在理论上阐释了交际教学法在中国英语教学环境下的内涵,在实践上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和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