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若没有形成正确的学科观念,该学科就难以指导人们的行为及生活。无论是从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来看,还是从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来看,化学科学观念都应该成为化学学习内容,并且应该受到重视。学生能否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理科方面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手持技术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快捷,结果准确,它的这些特点正好与新课程的部分理念相契合,这使得它有了在中学理科教学中大展拳脚的可能。目前,手持技术已经在世界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学理科教材中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但是,国内对手持技术的研究多注重相关的教学研究及实验开发,缺少完善的理论支撑,相关的实证研究仍然处于摸索阶段。手持技术在学生化学观念发展等方面是否真正发挥着重要作用等问题还没有相关的实证研究,本次实验的目的就是初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共包括五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次研究的必要性,对化学观念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提出本次实验的研究假设。文章的第二部分对此次研究的实验设计、被试选择以及实验材料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从三个角度对实验所用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和比较,分别是教学方式不同的两个班级之间的比较,教学方式相同的班级内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的比较以及教学方式相同的班级内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之间的比较,同时对中学生的访谈进行实录、整理和分类。文章的第四部分侧重于对统计和整理的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能够发现:运用手持技术进行化学教学使实验班学生的观念变化较为明显,运用手持技术进行化学教学使得男性学生的观念变化较为明显,手持技术对化学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具有同样的促进作用。同时,根据实验所得的结论对今后如何有效利用手持技术提出了两点建议:抽象知识定量化、形象知识直观化和依据手持技术特点,倡导个性化教学。文章的第五部分对实验结论进行了阐述,并反思了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