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wo Translations of Francis Bacon's Essay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ysystem Theory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j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系统理论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以色列学者伊塔蚂·埃文-佐哈在二十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基础上始创,后经吉迪恩·图里的翻译规范和勒菲维尔的操纵理论等进一步发展和补充的翻译理论。多元系统理论作为翻译研究学派的重要理论分支,对翻译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和认可、描述翻译学的发展以及翻译研究由源语取向的研究模式向目的语取向的研究模式的转变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该理论在中国翻译界逐渐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学者开始关注、介绍、探讨这一理论,并对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做了大量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多集中在五四运动和晚清时期的翻译实践活动上,后来转移到对具体文本(尤其是小说)的翻译研究上。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拟以多元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描述并探讨培根的《论说文集》的两个中译本的翻译差异和翻译策略差异。与小说相比,散文这一文学形式的翻译少有研究,而对培根《论说文集》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层面和译文的优劣上,没有从语言层面上的批评研究中解脱出来。本文试图从译者的教育背景、语言层面上的区别、以及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来描述和解释水天同1939年和曹明伦1997年的两个译本在语言和翻译策略上的区别。   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译本在语言层面和翻译策略上存在一定差异:水天同更重视译文的充分性,多采用直译和异化的翻译策略,而曹明伦更注重目的语读者的可接受性,主要使用意译和归化的翻译策略;水天同和曹明伦的不同教育背景以及他们所处的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等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深深受到了科技英语及其汉译文本的影响。国人对新潮科技产品的认识,都离不开科技翻译这座桥梁。  但是,人们普遍对
在“图像时代”,广告经常同时运用多种符号模式,如语言、声音和文字来实现其交流目的。本研究将100则中英文平面公益广告作为语料,对其中的互动意义做多模态话语分析。  
介绍一种基于DDFS的变频控制方法,并用MCS-51单片机实现软件,这种DDFS基变频控制方法频率分辩率高,在整个频率范围,频率步进均匀,可广泛用于各种变频调速等电力电子系统中.
日常生活中,警告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不少学者从言语效力、表达方式和载体形式等角度对警告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他们的研究都存在
2003年出版的小说《达芬奇密码》在全球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书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符号,而近几年认知符号学,这一认知科学与符号学的交叉学科正在兴起,其研究成果可以对《达芬奇密码
伍光建(1866-1943)是翻译界多产的译者,译有130多类书,超过100多万字。译作体裁涵盖文学、历史、哲学和科学等。在其50多年的翻译生涯中,伍光建革命性地用白话文翻译,成为同行中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