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面临非常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早已毋庸置疑,北京市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更是委重投艰。北京市从1990年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行列,目前处在中度人口老龄化时期,到2030年将成为重度人口老龄化社会。届时,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的占比将超过309%,全市超过75岁的老年人口将有80万人。据预测,2050年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将超过630万,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名老年人,北京市会进一步迈入超老龄化社会。近年来,北京市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增加老年人福利,一方面,加大养老保障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加大养老保障资金投入。养老保障体系是一个立体的多元动态系统,上有顶层的制度、法律设计,下有基础资金、人力投入,而养老服务则贯穿于整个系统。可以说养老服务是养老保障的核心和灵魂所在,完善的、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是所有制度安排、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养老保障事业发展目的所在。为此,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国内文献综述主要从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北京市机构养老服务和津京冀养老服务一体化四个维度梳理目前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其次,对老年人保障、老龄产业、老龄事业、养老服务和养老服务业等核心概念进行明确界定。然后,进一步阐述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现状,着重介绍了北京市养老服务内容和北京市养老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进行养老服务个案研究,分析密云区的老年人口和养老服务发展情况,选取密云区五个典型养老服务机构和多个个案进行深入研究,进而阐释北京市养老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形成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的思路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