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合成双金属Cu&Zn-SSZ-13催化剂NH3-SCR性能及其水热稳定性能探讨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inem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实力迅速增长,NOx的持续排放也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的高度重视。由于NOx会引起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一系列问题,后处理系统已被成为汽车应用的必要组成部分。在迄今为止开发的排放控制技术中,由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技术(NH3-SCR)能够使柴油机排气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有着较高的NOx转化率,所以这项技术在柴油动力车辆中实现了商业化。可是,对于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来说,NH3-SCR已经被看作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由SCR催化剂引起的技术问题。例如,根据柴油机的工况,柴油机排气温度在从低温到高温的范围内急剧变化,这可能会对SCR催化剂的活性和耐用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在相对较宽活性温度和良好的抗水热稳定性两方面对催化剂进行开发研究。本文内容通过一步法合成Cu&Zn-SSZ-13(OP)催化剂,系统考察了该催化剂与其他不同路径合成相关催化剂性能的比较,该催化剂具有出色的SCR性能,有着较宽的活性温度窗口,在200-600℃ NOx的转化率均超过了 90%。同时,对Cu&Zn-SSZ-13(OP)催化剂与其他催化剂进行了水热老化处理和抗SO2实验并进行NH3-SCR测试,其也表现出了优异的抗水热老化的能力和抗SO2能力。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比如XRD、XPS、H2-TPR、NH3-TPD等,发现不同含Zn-或者含Cu-催化剂的实验结果表明SSZ-13中可交换位点上的Cu2+和Zn2+离子之间的竞争将产生低含量的活性金属络合物(Zn2+,ZnO和CuO物种)。相反,一步合成的方法(OP)引入了独特的金属离子,以Cu&Zn-TEPA为模版剂同时引入了 Cu和Zn,并在SSZ-13框架中进行了最佳配位而没有竞争。同时,使用DFT进行的计算研究有助于了解SSZ-13中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并且从热力学的角度计算并比较了这些配合物在水热老化下的稳定性。含锌配合物比铜配合物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尤其是二聚体,[Cu-O-Zn]-Z和[Zn-O-Zn]-Z比单Cu物种([Cu-OH]-Z)稳定得多。考虑到所研究样品的Si/Al比,[Zn-OH]-Z和[Cu-O-Zn]a是阻止CHA结构因水蒸气分解的主要配合物。由于这些含锌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所以它们不仅能帮助Cu2+在骨架中更好的分散,还能起到帮助稳定骨架的作用,阻止Cu2+在水热老化过程中发生迁移。实验结果和计算均表明,Cu&Zn-SSZ-13(OP)催化剂是一种在脱硝应用方面具有强竞争力的催化剂。
其他文献
化工罐区作为化工成品与原料的重要集散基地,是化工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罐区内储罐排列紧密且储存介质具有易燃、易爆特性,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易引发多米诺效应,造成周
相变储能技术可以实现木材的“绿色、节能”干燥。相变传热问题属于非线性问题,可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有助于深入了解相变过程的细节特征,推动木材干燥的节能减排。本课题
随着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的变革浪潮,云制造作为一种新的制造模式应运而生,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向信息化、服务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对于占据制造业重要地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我国高等学校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人才强国战略的推进使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
旋转电火花铜管电极适用于加工难切削导电材料以及复杂结构上大量的精密型微孔。随着高精端设备减重、散热、通气等需求增加,有相当多数量的零部件上需要进行各种微细孔的加
2015年做市商制度推出时新三板波动性较大,但是随后三年指数逐渐走低,波动性逐渐降低,呈现出PE市场特征,但部分个股也存在较大波动。二级市场的投资热情逐渐退却,流动性不足,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消费者并不满足于单一的物质享受,而是高度追求个性化。家具在满足基木功能需求的同时,也应该逐渐趋向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而现代家具造型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汽车越来越平民化,用户对于汽车各方面性能的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车辆NVH(噪声、振动、车辆舒适性)领域。作为最易感知到的汽车性能,用户对于车辆舒适
某大型激光装置在进行试验时需要在激光束组光路中以从底部向上的方式装校大量的光学模块,且装校条件对于空间洁净度要求非常高(ISO5级)。为此,需要有特定的工装设备用于实现
传统少年刑事司法存在的诸多弊端,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少年犯罪和刑事司法制度关系。少年犯罪中,无论报应性司法还是矫治性司法,都很少关注被害人的需求,也不利于少年更生。为此,我国台湾地区在少年司法中引入修复性正义。台湾地区修复性少年司法运行成效显著,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除引言及结语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台湾少年司法修复性正义的引入。首先梳理了台湾地区少年司法的发展脉络。从报应性少年司法到矫治性少年司